豫章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東漢末年,豫章郡,治南昌。領21縣:南昌、餘汗、鄱陽、鄡陽、海昏、曆陵、柴桑、彭澤、艾縣、建昌、建城、新淦、宜春、平都、石陽、廬陵、臨汝、南城、雩都、贛縣、南野。
西漢,朝廷實行墾荒屯邊政策,豫章郡得到高速發展,尤其是人口,到東漢時期己有40多萬戶,166萬人,成為天下有數的大郡。
東漢末年的豫章郡郡城城西住著幾戶黃姓人家,相傳他們是江夏黃氏偏支在此安家落戶。
江夏黃氏,在東漢時期出了不少名人。尤其是:“天下無雙,江夏黃香”的威名更是一時無兩。
黃香(約68年—122年),字文強(一作文疆),江夏安陸(今湖北雲夢)人。東漢時期官員、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溫衾”故事的主角。
黃香年方九歲時,便知事親之理,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後任郎中、尚書郎、尚書左丞。又升任尚書令,任內勤於國事,一心為公,熟悉邊防事務,調度軍政有方,受到漢和帝的恩寵。
後出任魏郡太守,於水災發生時以自己的俸祿賞賜來賑濟災民。不久被免職,數月後在家中去世。
其子黃瓊、曾孫黃琬,都官至太尉,聞名於天下。
江夏黃氏因黃香公受漢章帝寵愛曾特別下詔,命黃香公至東觀閱覽館藏的典籍。
後來黃香公也複刻了一些經書供族內子弟學習,經過幾代人的積累。耕讀傳家的荊州江夏黃氏也是個大家族,在大漢朝都頗有名聲。
豫章郡黃氏家主瑞公小時候也在江夏黃氏主家求過學。
黃氏,瑞公現在頗有些年紀了,在郡裏做郡都尉,由於豫章山越之人經常反叛,所以常年設有郡都尉一職。
說起黃氏,瑞公,他為人頗為方正、嚴謹、帶兵有方、忠於職守,深得兩任太守信任。
黃氏,瑞公發家還得感謝前仼己故太守陳蕃(?-168年),字仲舉。汝南平輿(今河南省平輿北)人。
東漢時期名臣,與竇武、劉淑合稱“三君”。
陳蕃年少時有大誌,舉孝廉,授郎中。因母去世,辭官居喪。
後由太尉李固薦舉為樂安太守。因得罪大將軍梁冀,由太守降為縣令。
為了零陵桂陽的流民山匪得罪皇帝身邊的人,被外放為豫章太守。
後升任大鴻臚。延熹六年(163年),陳藩被征為尚書仆射,轉太中大夫。
延熹八年(165年),陳藩代楊秉為太尉,次年,被免官。
永康元年(167年),漢桓帝去世,竇皇後臨朝,以陳蕃為太傅,管理尚書事宜。
次年,漢靈帝即位,陳藩與大將軍竇武謀誅宦官,事泄,宦官曹節劫持漢靈帝與竇太後,誅殺竇武,又率宮中衛士包圍了陳蕃,陳蕃率學士80人抵抗,被害,年七十餘。
陳蕃被外放豫章為太守時,由於其政治清廉、為人剛正不阿天下聞名。
他在豫章郡時製訂一係列利國利民的政策:減輕農民賦稅,打擊不法商人,大肆興辦教育,提拔有才能的人,緩解民族矛盾等等。
黃氏,瑞公就是那時被陳蕃看中,並一路提拔上去的。
陳蕃去任後,陳修繼任,他是東漢揚州會稽郡人,漢桓帝、漢靈帝之際的豫章太守。
陳修繼任後,因前仼是宗親加上陳蕃天下聞名,他也是對陳蕃佩服有加。所以對豫章郡的官員和政策基本上未動,頗有蕭規曹隨的姿態。
豫章郡得此兩仼賢明太守也是發展迅猛。人口成倍增長,大漢朝雖動蕩不安,但豫章郡確難得政治清明,山越和漢民的矛盾也是大大的緩和了。
偶爾有叛亂的山賊或山越之民,也很快就會被黃氏,瑞公率兵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