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的內容從最開始的反差感到後來的技術流,又從後來的技術流到不久前的故事性,不久前的故事性演變到現在,又隨著內容做出各不相同的結尾彩蛋,奇怪的、搞笑的、令人深思的、為之動容的......
殷未和裴鬆然常常坐在一起,一遍又一遍的看著兩人拍出來的最終成品,看著屏幕右側日益增長的電子紅心,看著評論裏麵千人千麵的情感宣泄,看著賬號主頁粉絲數量那一欄裏的數字由兩位累積成現在的三位,大大的萬字見證著兩個人的作品在內容與深度上的變遷更迭。
殷未終於可以給陸池聞買下曾經就連看一眼都覺得心虛的昂貴手表和很多年前即便很努力地攢錢也還是買不起的精致首飾,不再偷偷的為兩人日常中花銷上的不平等而常常自卑愧疚,也終於可以不用再懼怕媽媽的嘮叨。
媽媽總是說:
“現在你還年輕,正是努力的時候,不要把時間浪費在追劇看電影吃喝玩樂上,現在享福不是真的享福,老了享福那才是真正的享福呢,等你以後退休了有的是時間追劇看電影,天天閑的都發慌,所以你得現在努力奮鬥等老了才能有錢又有閑,你以為我想天天跟你這麼嘮叨啊?我還不全都是為了你好。”
所以殷未從不在朋友圈裏發有關吃喝玩樂的動態,也從不給媽媽的視頻賬號和朋友圈動態點讚,還把所有社交賬號的在線狀態都關掉,甚至從不和媽媽主動發視頻聊天,殷未怕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媽媽口中自己不努力的把柄,一旦握住便不會鬆手,把柄長出刀尖,直直的捅進殷未無數次坍塌掉又無數次在陸池聞裴鬆然和鄒祁的幫助下重建起來的自我認同上。
殷未和裴鬆然一起做出來的成績並沒有得到媽媽完全的認同,媽媽還是會語重心長的勸:
“這種東西能幹的長久嗎?”
“時代的紅利怎麼可能一直被你們抓住?”
“有能耐又厲害的小孩那麼多,你怎麼就能保證你會一直是那個被大家認可的呢?”
“時代變化的那麼快,還是穩穩當當的最好啊。”
以前,殷未總是極力辯解或敷衍著答應,現在,殷未會等媽媽說完後毫不接茬,隻自顧自的開始自己的話題:
“我給你和爸爸買了個按摩椅,這兩天應該就到了,別漏接了快遞的電話。”
“看到一個鐲子感覺你戴著會很好看,買好了就是還沒發貨呢。”
“給你倆預約的體檢別忘了去啊,記得要空腹。”
“最近和然然一起又賺了點錢,我給你發個紅包吧。”
......
曾經的燒烤店也慢慢增添了些時間留下的痕跡,唯一不變的是四人每次的落座,都會迎來老板熟稔的招呼:
“來了。”
“還是先上老三樣是吧?”
“鐵板實蛋土豆片,鹵豬蹄還有四瓶梨味汽水。”
“稍等會兒啊,馬上就來哈!”
音樂軟件裏唯一關注的那個原創歌手也在一點點成長,新歌出了一首又一首,節目上了一台又一台,喜歡他的小山丘們從兩萬變成了兩百萬,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超話,可還是會在某一個時刻突然閃現:
“呐,小一歲快樂呀。”
裴鬆然的攝影工作室牌子換掉,變成了現在的文化傳媒公司,殷未入了股。
鄒祁和大學時的好朋友林淙一起,入職了同一家機構做兒童心理谘詢。
陸池聞的未聞依舊在穩步向前,偶爾也會接一些價格不菲的私人訂製。
殷未也在一點一點的成長,慢慢也跟著裴鬆然學會了許多的拍攝手法,構圖技巧,視頻剪輯和後期製作。手機的備忘錄裏,隨身帶著的小本子裏,電腦裏,裝著一個又一個靈光一現的故事大綱,等著和裴鬆然一起,為它們澆灌出血肉。
羨慕了別人很久很久,終於有一天,殷未的目光駐足在了自己的身上,才發現不知不覺間,自己好像也成為了那個散發著熠熠光芒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