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哪位大儒寫出的震國詩詞啊,此詞一出,從今以後中秋之詞再無勝者。”
“這不是鳴州,這,這竟然是鎮國詩詞。”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蓮兒,一別經年,不知你過得還好嗎,我想你了。”一男子在聽完孟聖所言之後,看著月亮喃喃道。
“慶哥,是你嗎。”一道令他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聲音突然傳到了他的耳中。
“蓮兒,蓮兒,是你嗎?”男子大聲喊道。
千裏之外的一處涼亭之下,一女子正在四處查看著,似乎在尋找著什麼,她的嘴中喊著:“慶哥,是我,你在哪啊。”
可惜,伴隨著天地異象的緩緩消失,男子沒再聽到他心心念念之人的聲音。
而袁方誠這邊,在將最後一個“娟”字寫完的瞬間,隻見無窮無盡的文氣,憑空而生,向著他的腦海衝去。
他急忙放下筆,仔細感受著入體的文氣,竟然與之前的那團文氣,融為了一體。
袁方誠感覺著自己腦海中的文氣越聚越多,一個乳白色的光球越來越凝實,最後竟然聽到了一爆炸聲。
文氣光球在他腦海之中爆炸了,宛若開天辟地,直接給他炸迷糊了,一陣耳鳴,頭暈目眩。
似乎一個世紀,又好像一個刹那,當袁方誠清醒的時候,發現一切都沒變,又一切都變了。
他眼中的世界,比之前更加的鮮豔,他腦海之中更是多出了一棵文氣鑄成的梅樹,栩栩如生。
梅樹上嫩芽掛滿了枝頭,淡淡的梅花香散發,滋潤著他的神魂、強化著他的肉身,這不是單純的增加強度,而是提高了肉體的韌性、恢複力。
他的神識竟然無時無刻不在強化著,而且他現在通過梅樹,可以調動體內文氣了。
他竟是沒通過鄉試獲取舉人,便得到了文位,成為了一名試前梅舉人。
當他觸碰到梅樹的同時,他便知道了梅樹境之上還有蘭花境、竹境、菊花境。
袁方誠本想著試試文氣,卻發現考場有文道鎮壓,除了府主可以通過府主印璽使用文氣外,沒有人能夠在考場附近用出文氣。
一是為了防止有人幫助考生作弊,另一方麵是怕有異種文人作亂。
異種文人是投靠了魔族的文人,不尊聖人,擾亂禮法。
袁方誠隻能等待考試結束後,再去嚐試文氣的用途。
鄉試為六選其三,袁方誠現在已經答了“數”卷與“詞”卷,他想了想將“詩”卷拿了出來。
“以竹為題,著詩一首。”
袁方誠本來以為這道題會很簡單,但自從他領悟了試前梅舉人,他才發現,此題更有深意。
文之第三境可是竹境,著詩如鑄境啊。
袁方誠看著麵前的題卷,仔細的想了想,竹,四季常青,象征著頑強的生命與青春的永駐,其枝彎而不折,柔中有剛。
竹子生而有節、竹節必露,代表著高風亮潔,更是挺拔灑脫、正直清高、清秀俊逸。
他提起筆在答紙上輕輕寫到《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