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未來在哪裏(1 / 1)

曾幾何時,我也是一個對未來懷揣希望的人。總覺得自己也會像職場劇的女主一樣,坐在高檔寫字樓裏,做著一些關乎公司生存死亡的決策,和各個商場精英打交道。但是現在,小美人魚的泡沫碎了。雖然從前也從班主任每次班會課強調考本的話語中知道,我們學校最好的學生大概也是考不了985,211。但當成績真真切切地展示在我麵前,讓我去填誌願的時候,腦子是一片空白的。

作為一個小鎮做題家,人生的前17年都被教育要好好學習,沒上過興趣班,沒去過科技館博物館動物園,沒有出去旅遊過,沒有什麼愛好。要在十幾天的時間裏決定未來四年甚至可能是一輩子將要做的事情,真的是一件讓人為難的事情,尤其是分數才堪堪過本科線。於是填誌願的時候聽著各路大神的建議。有人說,大學專業就得學有技術壁壘的。文科就得學法,學漢語言,這樣方便考公,找工作;理科就得學計算機,學電氣。大家都一窩蜂地去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這樣真的好嗎?太多人去做同一件事的時候,我總是會想:到底這件事是真好,還是隻是從眾心理。如果這件事是真的好,同時被這麼多人知道,那還算一件好事情嗎?

《人性的弱點》一書中寫到,要想成為真正的人,首先是個不盲從的人。可是我們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民怎麼知道什麼是行業風口,沒有愛好,於是就開始從眾。

問題來了,專業可以從眾,但是學校不能,不是說我想上清北就能的。於我而言,我當時的分數隻能在民辦本科讀四年。但這並不是我的想法,我隻是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我們全家的收入來自父親在工地上打工幹活的錢。所以在報考指導剛發下來的時候,我一直在躺平玩手機,仿佛未來和我沒什麼關係。直到有一天,我在嗶哩嗶哩無意中看到了一個博主講的小技巧,他說,可以去找那種往年不在本省招生,今年突然在本省招生的那種學校。受他的話的啟發,我用百度搜索了三天三夜,終於篩選到了幾個符合我要求的學校。在此期間,我因為害怕錄不到公辦學校,還哭了好幾次。然後被親愛的父親和母親大人拽到了一個涼亭裏麵去找所謂的填誌願“大師\",結果那個“大師”實在是太忙了,隻能去找其他的\"大師\"填誌願。

那個大師先是在他的本子上找了一通所謂的好專業,然後在報考指導書上找到了我目前的分數可以填的學校和專業,我看他他填的還沒我填得好。實在是忍不住,於是又和他說了我的想法和學校,然後他又立馬換了他剛剛給我寫好的誌願表。雖然我最後覺得他填的誌願很不好,但是沒辦法,畢竟享受了別人的服務,非常不情願地付了六百塊錢。

找完大師的第二天,就開始去學校機房填誌願,由於我對之前的誌願表不是很滿意,熬大夜到淩晨三點還沒弄好,直接填了一個之前小紅書上同省的學姐推薦的學校。

之後的十幾天就是在家裏玩玩,上街上逛逛。直到突然有一天,收到了省教育考試招生院公眾號的推送,看到了投檔的最低分數線。我竟然以最低分進了我隨便填的學校但是專業被調劑了。我本來沒打算能錄進這個學校的,因為根據往年錄取的最低位次,我是進不了這個學校的,它的每年位次大概比我高兩萬名。而今年可能受張雪峰的影響,財經類在學校的錄取分數線都偏低,於是我就這麼好巧不巧地踩線進了這個學校。

但是專業是跨境電子商務的。說實話,一開始知道是這個專業的時候,我爸有想過讓我複讀的。因為我表姐學的就是電子商務,然後畢業了就是當客服。據說非常累,畢業沒幹多久就辭職去合肥了。選擇恐懼症患者當時非常猶豫。猶豫的點是明年就是新高考,擔心會有很大變數,怕明年本科變成專科;第二個點就是怕跨境電子商務出來不好找工作或者即使找到工作也會非常累工資還低。就因為這件事情,我整整哭了一整天,最後還是決定繼續上大學。就像網上有句話說的一樣,人們總是習慣美化沒走過的那一條路。說到底,哪條路好取決於自己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