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去工部的那邊,拿了定製的玻璃容器。可以用來製作化學的玩意。”

馬言斌說道:“先生…我學了醫術知識…”

“但這些隻是理論知識,沒有行動的知識,比如給人開藥什麼地,盡管我學會了製藥。”

身在大明學習,無所不包,最近學起中醫,理論知識已經完成了,應該達到臨床表現。

簡單來說,那就是該給人看病,直到那天,出了無人縱馬事件,此事隻有王然身受重傷。

自己前去看望了,在王浩然的指導下診病,確診此乃部分肝髒碎裂,至少是王浩然開藥。

他之後說自己診的不錯,正是有這種症狀,他之所以會沒事的原因,因為不是致命的部位。

要是被踢到腦袋,還是脖子,早就涼透了。還有骨頭被踢裂,紮入五髒六腑,就必死無疑。

對於這個王然弟弟,對他的印象很不錯的,自己很喜歡活潑可愛的他。

而且他的身體很健康,完全不像他的哥哥,完全就是個病秧子!還是吞金巨獸。

不過自己也好不了多少,那麼誰也別說誰,以前…以馬言斌自己本身,上頭還有哥哥。

馬承旭因身染風寒去世,死時才僅十一歲,所以馬言斌自小不能接受。

自己才僅僅九歲,還沒有過生日。十天後,正是自己的生日,但是喪期不能慶生。

馬家兄弟感情好,要不然馬言斌為何自盡?而且是在應天府,秦淮河畔…

王浩然說道:“那麼你說個藥方讓我看看,是不是可以做到可以解決問題。”

“那麼我這就問你,火熱內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應該開什麼?隻要你可以說出來的話。”

馬言斌說道:“應當是牛黃,雄黃,大黃,桔梗,生石膏,黃苓,甘草配製而成丸狀。”

應該配製牛黃解毒丸,可以治療這些症狀。好在自己學的中藥知識,已經很是精通了。

王浩然點了頭,說道:“非常不錯!很好,那麼你知道它們的作用嗎?”

看樣子,過目不忘而且聰明伶俐,很合適!起碼可以學到其中的精華。

接下來…再考校藥理學,起碼得確認一下。他那些年來所學的,是不是很精通了。

堂堂文官之子去學醫,怕不是棄文學醫嗎?後世反而行之的隻有…一代文豪——魯迅先生。

魯迅他是棄醫從文的,完全就是兩個極端。馬言斌學醫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曾經的遺憾。

自己是深知體會的,要不是把吳晟熥加入,通過了特別的道具,可以稱為奇跡之書。

它是可以讓未來人,可以滲透任何的時代,迅速獲得身份,擁有家人,地位,朋友,住宅…

無論可以想到的,全部都可以變現,所以,它就是一個神器,可以令其改變因果規律。

讓自己滲透任何世界,而且不會暴露自己,盡管是吳晟熥所發明,但是卻棄之不用了。

馬言斌一臉微笑,說道:“牛黃味苦性涼,入肝、心經,功善清心瀉火解毒,為君藥。”

“生石膏味辛能散,性大寒。可清胃瀉火,除煩止渴。”

“黃芩味苦性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馬言斌一口氣說完了,接著說道:“怎樣?我的醫術學的還可以吧。”

王浩然笑著說道:“比徒兒學的更加出色!你隻是看一遍醫書,就精通了不少知識!”

朱雄英說道:“小舅子很強的,過目不忘,還是一目千行的那種,看本書隻是極速翻書。”

“這些方麵我是比不了…”

朱允熥說道:“言斌哥哥可是天賦異稟!”

“沒人可以做到這點…,不過明天…”

明日元宵節…,這可是和大哥重逢的時候,第五次一起度過元宵節…

說到元宵節,自宋朝起就有過元宵的習俗。但是吃不吃元宵…和還是湯圓,曆史的資料上,仍未記載吃元宵還是湯圓…

王浩然說道:“那個言斌…,能不能幫我,一起配製六味地黃丸。”

馬言斌點了頭,說道:“當然可以了。“

“六味地黃丸那是補那個玩意?藥方是…,熟地黃為君藥,以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作為副藥…”

“這樣它滋陰補腎的作用,用於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

“盜汗遺精、消渴的治療。這樣的藥方…,是不是可以用的?”

王浩然笑著說道:“嗯,你說的沒錯啊。”

“當然可以解決問題…”

馬言斌說道:“唉…,現在的學醫的人…,真的還是太少了,高明的神醫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