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城事變後,皇帝花費三月時間將逆黨勢力徹底清除。
二皇子畏罪自殺,被貶為庶人,公告天下。全力扶持他的鎮國公削爵,問罪九族,子孫永世不能入朝為官。
念及原寧王妃越氏懷有身孕,皇帝網開一麵,暫時將其幽禁宮中。待越氏生下孩子後,再另尋一處隱蔽之地,讓她撫養孩子成人,遠離皇家是非。
但在鎮國公府被抄家這日,不甘的越氏使計避過層層禁軍逃出宮中,在京城最大的主街上,在人來人往的注視中,痛斥當今聖上賜死親子,不配為帝,隨後舉劍自刎,一屍兩命。
帝後得知此事後,並未罪責其大逆之言,倒是唏噓了良久。
宮變雖已過去,但仍有一層陰霾籠罩在眾人心頭——太子所中之毒無藥可解。
衡王府中有位從苗疆來的巫醫,本事了得,以數種毒蟲配以數種毒草製成一枚延壽丹,以劇毒壓製太子體內蠱蟲活動,延長太子三年壽數。
三年內,太子可如常人一般,活動自如,並無不適。
但太子體內的蠱蟲太過稀有,見所未見,縱使巫醫和太醫院傾盡全力,對於徹底解毒也束手無策。
三年期滿,若仍未尋到靈丹妙藥盡解此毒,太子回天無力。
宮變後的第二年,巫醫從梁星和體中引出所有蠱蟲,驚奇地發現該蠱蟲與太子體內蠱蟲相生相克,遂又以蠱蟲壓製,又得以令太子延壽三年。
同年,太子妃誕下皇太孫,舉國同慶;梁知渝懷有身孕,帝後欣喜不已。然而天不遂人願,皇帝舊疾複發,纏綿病榻,一年後便撒手人寰,太子奉詔登基。
國事繁重,重壓在肩,令新帝身體每況愈下,太後與皇後心急如焚,恐新帝餘壽難有五載。
衡王在梁知渝誕下女兒齊念晚後,自請封地南疆,帶著王妃和兒女遠赴封地,輾轉南疆各處,暗中為新帝尋找解毒之法。
可是南疆雖然巫醫眾多,能解萬一無一蠱毒的,又能有幾人?
衡王尋遍名醫,終是無果;雖是無果,卻也不曾放棄。
新帝自知壽數有限,更勵精圖治,殫精竭慮,隻為在有生之年,完成先帝遺願,開創繁榮盛世。
在新帝登基第三年,在明君和忠臣的協力運作下,國庫充盈,邊關穩定,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
但因過度操勞,新帝體內蠱毒提前發作,難享原定六年壽數。
衡王與王妃急召回京,一日一夜馬不停蹄,橫跨千裏,於午夜時分入宮。
新帝臨終前,將年僅三歲的幼子立為新君,托以信任的衡王照料成人,並將國之重任一同交付。
是以,幼帝登基,立皇叔齊雲朝為攝政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文武百官皆以幼帝和攝政王為尊。
十二年後,幼帝年十五,在攝政王的教導下,已深諳治國安民之道。
攝政王於幼帝束發禮上還政,遂告別朝堂,遠離京城,與王妃和一子一女流連五湖四海,飽覽大好河山。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