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67年,日本爆發應仁之亂。在這場日本版的“黃巾之亂”之後,日本進入了幕府衰微,大名割據的日本戰國時代。
在這場持續一百多年的亂世中,日本各個雄踞一方的大名開始全麵反思各自政權痛點,對家臣武士等人力資源進行結構化重組,大力發展生產力。同時複盤頭部大名打法,吃透政治外交生態,通過新抓手、新間諜搭建敵方情報數據中台,全麵提升戰略感知度,以化學能熱兵器對政權暴力機器的遠程dps輸出進行賦能,實現對敵方政權的降維打擊。通過戰爭行為獲得新的土地、人口和資源,實現人力物力的價值轉化和勢能積累,並代入到下一輪迭代中實現閉環,最終一舉打通統一天下的關鍵路徑。
講人話,就是和東漢末年的各路諸侯一樣,日本的各路大名在亂世的生存壓力下,開始招賢納士,擴大生產,全力富國強兵,兼並弱小政權,夢想統一日本。
日本戰國早期的戰爭如同村長械鬥一般,遠了拿箭射,近了拿刀砍。但在經曆了百餘年戰亂的洗禮後,日本已經學會了足輕(日本步兵)手持長度達到近5米的長槍擺成密集的方陣,進行靜態抗線或推土機式推進。我願稱其為日本閹割版馬其頓方陣(日本人不愛用盾牌)。騎兵也學會了誘敵深入,削土豆戰術,兩翼包抄戰術,甚至走位繞後爆敵軍菊花等猥瑣戰法。再也不是隻會傻乎乎、直愣愣的對敵方正麵發動衝鋒了。
日本應仁之亂發生的時間點,世界已經進入了大航海時代。1543年,大明海賊王、倭寇話事人——汪直,帶著小弟葡萄牙人澤莫托,來到日本的種子島。澤莫托向沒見過什麼世麵的種子島島主——時堯,展示了火槍如同三體人水滴一般的威力,震撼了時堯他媽一整年,然後開出了一千兩銀子一支火槍的純純冤種價格。
意識到冤大頭來了的澤莫托為難的表示:如果願意讓我在這傳播天主教,播撒上帝的光輝,我就勉為其難的賣給你兩支火槍。最終澤莫托含淚收下了這沉甸甸、白花花的兩千兩白銀,這兩千兩的重量讓澤莫托不堪重富,隻好通過傳教來洗滌自己的罪孽。從此基督教和火繩槍在日本傳播開來。
在澤莫托將火槍引入日本的32年後,即1575年,日本爆發長篠之戰,此役火槍大展風采。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的兒子武田勝賴,麵對織田-德川聯軍的火槍足輕陣地,帶領麾下騎兵發動了頭鐵衝鋒,在織田-德川聯軍的火槍三段射擊戰術下,武田軍成功白給。經此一役,火槍正式取代武士刀成為日本戰爭的主角。
長篠之戰時,距離應仁之亂爆發已經過去了百餘年,根據羅貫中第一定律: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時日本應當天降猛男,一統天下。
這個人,叫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出身於尾張州愛知郡中村鄉一個貧苦家庭,其父親是大名織田信秀手下一足輕炮灰,後來在一場戰鬥中成為了物理意義上的炮灰。秀吉母親在秀吉父親成為炮灰後就改嫁了,繼父動不動就拿小拳拳和大逼兜對豐臣秀吉進行愛撫。小小的豐臣秀吉表示父愛過於沉重,繼子難以承受,於是離家出走,四處漂泊。後成為了織田信長家打雜的仆役,專門給織田信長提鞋。由於其聰明勇敢有力氣而得到了織田信長的賞識,被提拔為下級武士,並改名為木下秀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