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抉擇(1 / 1)

埃育雖然身為一國之主,但是他總喜歡研究些小玩意,但當時也沒有什麼可以值得玩的東西,差不多就是一些昆蟲、手把件之類的。埃育不喜歡金子,因為那樣顯得自己太奢華了,而且金子的顏色太刺眼了,讓他有種厭惡的感覺。

埃育從小就是名門貴族的後代,當時的帝王籌己生性桀驁,喜歡打仗。也正是因為如此,整個大陸的民族才被籌己統一起來。而埃育的家族便是其中一個貴族,他們世代以經商為業(在那個時候無非也是以物換物,但是他們擁有絕對的財富——糧食),家族中財富無數。

埃育自十五歲起就幫家族裏麵計算交易產出。大概來說,他們就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必需品來換取農民的糧食發家,然後再荒年出售糧食,製定契約,讓農民償還糧食的150%,當然是通過幫家族種地的方式來償還。就這樣,他們的財富在長時間的循環之間積累了無數。雖然中間因為戰爭停滯過幾年的時間,但在戰爭時期,誰有糧食就跟誰,在借出大量的糧食之後,他們也獲得了大量的勞動力契約和人心。

埃育則在這種年複一年的收獲中逐漸取得成長,他的算數精進的很快,甚至在擺木棍計算的環境背景下,他已經總結了一套加減法運算圖表,需要那個數字相加減的時候就直接去圖表找答案就行,這讓家裏的大人頗為震驚。並且,這種算法很快在群落之間流傳開來,人人都知道了埃育這樣一位總結自然規律的天才。

自此,每次埃育出門都被尊重有加,不時的也會有人來登門拜訪以探討數字之間的關係,最終形成了一個自然科學的研討會。埃育為會長,圍成一圈,一般都是一個門徒提出一個問題,大家一塊討論。當然,一般情況下問題並不是坐一天就能討論出來的,他們也冥思苦想,不知幾個日日夜夜,似乎快要將自然這個神秘莫測的東西搞明白了。

然而變故發生在克米國前12元年,在旁邊群落出了一個少年天才,但他的天才在於喜歡鑽研材料和武器,他發現了一種比石頭還要硬的東西,現在稱之為金屬。並且他精準的發現了鍛造和磨製兩種技巧,製造出了類似石斧造型的武器。在隔壁的群落已經成為了名義上的首領。而現在聽說名為籌己的那個天才已經有了想要征服整個大陸的想法,另外還有不少的流浪者為他描述了大陸的景觀。

埃育意識到這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推力,便去拜訪了籌己。

籌己:聽說你的算術很好?

埃育:是的,我精通天地之間的規律,整理和總結它們是我天生的義務。

籌己:你已見過我的兵器?

埃育:已見過。

籌己:用它來處罰犯錯的奴隸很好用,比石斧鋒利多了。

埃育:已見過其切割的厲害之處。

籌己:不知道你可否聽過流浪者對我們這片大陸的描述?

埃育:聽說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皆為大海,南北為極寒之地,東方有山地連綿,西方則是一片沼澤。

籌己:而這其中也有群落上百,人數眾多,生活方式和語言則各為不同,因此矛盾頻出,其中我們生活在的這片中心平原是最為秩序的地方。我由此產生想要成為大陸之王的決心。

埃育:憑借你的兵器,一定可以辦到,畢竟其他群落甚至還沒掌握耕地的技術,有的還為遊獵民族,實為蠻夷之人。

籌己:對我來說成為天下的王是不難的,難就難在統一天下的民眾,這麼多人,意見不和,語言不齊,文明不一,該如何管理。

埃育:隻要知曉自然的規律便可掌控自然,隻要掌握人心的規律便可掌握人心。

籌己:你可否和我一起管理。

埃育:可以,但是我不要職位和權力,隻求統一之後保有自己家族的屬地和自治權力。

籌己:這個好說。

可是籌己沒有想到就是這個抉擇使他的統治迅速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