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博客
當年就因為貧窮而背井離鄉走上軍旅之路,以至於後來我才有幸安身於這個繁華而喧鬧的都市。可是,幾多年過去了,一顆感恩的心早叫燈紅酒綠五光十色給弄麻木了。當然,如果有人一夜暴富也會叫我眼饞一下子,僅一下,過後不思量;但貧窮的報道卻叫我更麻木。窮吧,
那能人人發富呢?直到某一天有報道說:某地某富翁,她花好幾十萬元收養流浪狗,獻愛心,
幾年下來把錢花光了,近乎成了窮人,大有呼籲社會救助才好。她的“愛心”叫狗給吃了,活該,說到底也是一個愛狗心。從前人養狗是吃屎的,現在城裏的狗隻吃火腿腸,喝牛奶。如今狗多為患,到處狗屎,還傷人,已到不治不行了之勢。
乞丐也是人啊,流浪兒還不及流浪狗,鄉下一頭大黃牛的買賣價格不敵富翁腰際的一根皮帶,於是,我的一顆麻木不仁的心複蘇了。我們生活在這麼一個前所未有的偉大時代,我得有一顆感恩的心,要仁義,博愛,要誠懇結交天下文友,傾訴與交流,付出我們對這個飛速發展社會的熱誠與責任。
2
她的丈夫比她的父親大21歲
前兩年28歲的研究生翁某嫁給了83歲楊博士。最近蘇州台又報:無錫人來蘇打工的李某現年73歲與32歲來蘇打工的四川女結婚了。結婚沒有親人參加,但不影響婚禮的熱鬧,媒體連番報道。這女孩說她隻圖李某對她好;李說他無錫有一戶房子,退休工資有1300元,他倆是去年通過別人介紹認識的,於是就好上了。李某說他要做妻子父親〈即嶽父〉的工作,嶽父隻有52歲,他大嶽父21歲,不管兩家親人如何反對,他們隻要心誠,遲早會接納他倆的。請網友們評論,記住:他們並沒有違反婚姻法。
3
一段渾話
結婚是對愛情的詮釋,離婚是對婚姻的詮釋,有問題的孩子〈即是愛情的結晶〉又是對離婚的詮釋。分手對戀人,離別對親人,死對生者是不是也是一種詮釋。
詮釋是什麼?說它是詮釋就是詮釋,不是也是;說它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分手是放棄,離別是逃避,死亡才是永恒還沒有人能逃離。
分手正常,離婚自私,不離不棄是“好人壞蛋”。婚姻講愛情,先有後無,十有七八是湊合。能湊合過日子的人要麼無能,要麼無奈,要麼是習慣性地支撐。
愛情短,親情長,親近兒子,疏遠爹娘。
4
像他那樣活著你會選擇死嗎?
二00七年四月三十日中央電視台七頻道報道:一位老戰士一九五三年因病住進解放軍醫院,他這一住就是54年,並且無一天不是臥在病床上。他無妻子,無兒無女還無親人。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吃喝拉灑,洗滌,翻身全要醫護人員伺候。這其間他幾次病危,又幾次手術,將他從死亡線拉了回來與死神擦肩而過。
他現在仍然活著並且還是由醫護人員一如繼往地護理,可曾給他治病,護理的醫生護士卻一批批地退休了,還有三位醫生早離開了人世。他知道後,一次次流下傷心的淚水。
他說他隻所以能幸福地活著完全是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他每天的消遣也就是聽聽護士給他讀讀報紙。
他這樣活著他認為是幸福的。假若是你,你幸福嗎?你這樣地活著,你會選擇死嗎?
5
夫妻
富貴夫妻,多多事之秋;患難夫妻多是夫妻同心;貧賤夫妻則百事哀:前天無米,昨日無柴,今朝又有人上門索債。沒一個好心情,要過安穩日子從何而來。
6
不孝之子
施斌說河南洛陽有一不孝之子,他結婚後的次日要父母另過。後來他買房子缺錢就向父母借了兩萬元。再後來,父母終於年邁無勞動能力,他也不瞻養,盡管他自己的日子過的很火。父母已近乎沒有隔夜糧了,無奈何,由旁人指點,一紙訴狀告到法院,訴他返還兩萬元欠款。在法*,他說:我借他兩萬元錢是事實,但我不應該還錢。其理由是:我喊他和她〈指父母〉爸媽,媳婦喊爸媽,我兒子女兒喊他倆叫爺爺奶奶,累計四萬五千次,每一次按一元計算就是45000元;扣除借款20000元,他還欠我兩萬五千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