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被寄養的孩子(1 / 3)

千古江山,

英雄難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

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

金戈鐵馬,

氣吞萬裏如虎。

---------------------------------------------------------------------------------------------------------------------

晉朝,確切的說是東晉。

五月,江南。

皎潔的月光下,一輛牛車壓在黃土路上發出“吱扭吱扭”的響聲。微風吹過,路旁的樹葉發出沙沙的響聲。牛車上坐著一個婦人,一個普通的農村女人,她的懷裏抱著一個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嬰兒。此時的嬰兒正在婦人的懷裏酣睡,因為他剛剛吃過一頓飽飯。嬰兒的老爹名叫劉翹,是郡裏的功曹(相當於當年劉邦手下曹參的職位)。這大小也是個政府公務人員,按理說家裏即使不是家財萬貫,也得是豐衣足食吧,可哪知道,劉翹是出了名的賭鬼。正所謂十賭九輸,久而久之,他把家裏輸得家徒四壁,還欠了一屁股饑荒。如果不是看在他是皇族後裔(劉翹逢人便說,自己是漢室宗親,是劉邦弟弟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世孫。這和劉備有得一拚,都喜歡攀親戚)的份上。恐怕連功曹的職位都保不住了。

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這個窮得叮當響的公務員家裏,這個嬰兒出生了,而他的母親卻因為大出血撒手人寰。老爹劉翹草草安葬了妻子,回家後,麵對著哇哇大哭的兒子,他又犯難了。自己每天饑一頓飽一頓的,哪有錢給兒子買吃的,更別提請奶媽了,即使有錢,還要去賭坊玩兒兩把呢。幸虧遇到了好心的鄰居大媽,看孩子可憐,每天喂他點吃的。可這並不是長久之計,狠心的劉翹決定把兒子扔到亂葬崗去,讓他自生自滅。也是這孩子命不該絕,他的姨母這一天來給去世的姐姐上墳,聽說了此事,決定把孩子帶到她家去撫養。這就發生了開頭的一幕。別人麵對分別,大都是淚眼朦朧,依依不舍,而劉翹卻是笑逐顏開,如釋重負。

姨母家有兩個兒子,老大叫懷肅,今年兩歲,老二叫懷敬,剛剛三個月。姨父姓劉,是個本本分分的農民,農忙時節,他和姨母一起下地幹活,過了農忙時節,他就去山裏砍柴,然後挑到城裏去賣。偶爾也去河裏打魚給家人解饞。姨母為了補貼家用,會編一些草鞋拿到集市去賣。雖然這個嬰兒的到來給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增加了負擔,但還可以勉強度日。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十八年過去了。這名繈褓中的嬰兒已經成長為身高七尺六寸的壯漢。方麵大口,丹鳳眼,一字眉,虎背狼腰,雖穿著普通農家的衣服,但卻器宇軒昂,不同凡響。他不喜歡讀書,更不喜歡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每天隻喜歡舞槍弄棒。姨母雖然覺得舞槍弄棒不是農村人該幹的事,但也沒有阻止他。由於一直寄養在姨母家,所以大家給他起了個小名“寄奴”。老爹劉翹在十年前翹了辮子,所以,姨母一家就成了他在這個世上唯一的依靠。大表哥懷肅一心求學,兩耳不聞窗外事。二表哥懷敬為人恭順,一看就是接姨夫班的料。

農閑的時候,寄奴和懷敬總是挑著姨母新編好的草鞋去城裏賣(和劉備成同行了),一開始的時候,每次賣了錢都如數的交給姨母補貼家用,漸漸地,隨著見識到城裏人燈紅酒綠生活次數的增多,心裏也變得不安分起來。也許是繼承了劉翹的“優秀基因”,他開始從賣草鞋的錢裏偷偷拿出一點兒去賭坊以小博大。剛開始的時候,懷敬不敢去,但架不住寄奴的威逼利誘,隻好隨他一同前去。

偌大的賭坊內依次擺放著賭桌,每張賭桌前都或坐或站的擠滿了夢想著不勞而獲的人,他們或大聲吆喝或靜靜等待。大廳的正中掛著一張貔貅的畫像,一副對聯掛在兩側,上聯寫:萬家燈火照,下聯配:財源滾滾來。橫批是:貔貅坐鎮。寄奴和懷敬是老農進城,看什麼都覺得新鮮。這張賭桌上瞧瞧,那張賭桌上看看。轉了一圈,發現隻有擲骰子是最簡單的,於是寄奴拉著懷敬擠進了玩擲骰子比大小的賭桌前。他觀察了幾次,看別人是怎麼下注的,然後就開始準備自己下注。寄奴拿著一個大子兒舉棋不定,不知是該買大還是該買小,在荷官的多次催促下,他閉著眼把一個大子兒摁在了賭桌上。荷官打開骰盅,接著高喊:“四五六大,吃小賠大。”寄奴一看自己的大子兒,正安靜的躺在“大”字上,就這樣,他的一個大子兒瞬間變成了兩個大子兒。接下來的幾把有贏有輸,正玩的興頭上,懷敬一拉他的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