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張偉來了(1 / 1)

故事的主人公,叫張偉,為什麼起這麼一個大眾化的名字呢,因為他爹張小偉實在沒什麼文化,小學沒上完就輟學了。

本來以張偉祖上的家庭條件和地位,是有機會接受最頂級的教育的。為什麼落魄成這樣了呢?話得從張偉的太太太爺爺張再偉說起。

張偉的太太太爺爺張再偉在清朝做官,是康熙皇帝的禦前侍衛,某日張再偉跟隨康熙皇上出門喝燴麵,但是康熙皇上忘記放小磨油,一喝沒什麼味差點吐了。張再偉趕緊幫忙加了一些小磨油。康熙皇上喝完直呼:“咦,你這個燴麵懟嘞還怪不孬嘞。”張再偉也說了:“咦,你看你這個龜孫喝燴麵不放小磨油咋能好吃咯。”康熙皇帝聽完,龍心大悅,今日學到了如何吃燴麵,對張再偉大大有賞,賞給其一個和田玉做的綠帽子。你想皇家的東西要放到現在,那可謂是價值連城,但到了張偉爺爺張又偉這一輩的時候,家道中落,上邊打倒地主沒收土地導致張又偉混的大街上要飯。但這頂和田玉綠帽子可是作為傳世之寶一輩一輩的傳了下來。本來想靠著賣了頂和田玉帽子就夠吃三輩的。結果某天一幫專家來到張又偉家說他們家有文物,讓他自願上交給國家,注意哦,是自願捐獻。張又偉為了內心的榮譽,為了大義自願上交。專家遞給張又偉兩百塊錢和一個榮譽證書,帶著和田玉帽子走了。

轉天,收音機報道,某清代稀世珍寶和田玉綠帽子在澳門拍賣會上賣到了八百萬,氣的張又偉跺著腳罵街,把收音機砸了,從窗戶那扔出去,剛好砸到某個過路人頭上,醫藥費賠人家220,把家裏自行車當廢鐵賣了才湊齊。這下家裏分幣不剩,無法支付張小偉學費,無奈,隻好讓正在上小學的張小偉輟學。

但是老話說,窮不過三輩,從張偉這輩開始,老張家祖墳可是嘎嘎冒青煙了。張偉從小學習就是學校裏的學霸,還順利考上了河南雞蛋灌餅大學的研究生,這可是村裏唯一一個研究室,以至於張小偉在街上走著整天都抬頭挺胸的。撇著個大嘴樂的跟要咬人一樣。張偉呢,畢業之後找了份工作,在一個雞蛋灌餅攤給人家剝蔥。張偉剝的蔥那可太蔥了,受到了攤雞蛋灌餅大姨的賞識,終於,現在擇菜的重大任務也交給了張偉。

要不說張偉這孩子聰明,剝蔥擇菜的過程中,就留著神偷師學藝,有時候手還不自覺比劃。時間長了攤雞蛋灌餅大姨也能看出來,就看張偉這孩子挺老實的,也挺用心,就決定讓張偉試一試。

張偉當然也很珍惜這個機會。但哪有一上手就能做好的。第一次,張偉雞蛋打散了,第二次,餅翻麵沒翻好,第三次,醬抹多了,第四次,第五次。。。。,連續好幾次都失敗了。張偉低下了頭,默默走到牆角剝蔥。

“哎”,攤雞蛋灌餅大姨搖搖頭,“難道沒有年輕人,會攤雞蛋灌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