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與戰爭(1 / 1)

明貞四年六月,皇上與皇後,同時臨朝親政。

同年八月皇上重病,國內緒事,皇後全權代為處理。

九月,太上皇逝,整個皇城籠罩著一股哀傷。

太上皇有一個同胞弟弟,寧王。

寧王有三個嫡子,兩個庶子。

三個嫡子分別是周平,周演和周煉。當初太上皇,還封了周演與周煉分別為怡安郡王與怡平郡王。

周煉目前有兩個女兒。而周演有三個兒子。

周演的大兒子周以文現今七歲,從小聰明活潑。五歲能吟文,七歲能作詩。

二兒子周以恒活潑靈動,現四歲。

三兒子周以責,兩歲。

皇上想到了王子安說的儲位問題。十月,皇上封周以文為英國公過繼到他的名下。十二月,封韓王。

與此同時他也曾聽聞,一官員為了青樓女子豪擲千金。下令禁止官員留戀煙花之地,並查封一些違法亂紀的青樓。

成立檢察院。嚴查官員貪汙一事。

並頒布了農田水利法,及隻要有利於提高農作物的方法全國實行。

……

明偵五年三月。皇上逝,韓王即位。改元隆和,太後攝政。

隆和元年,五月,北戎發兵三十萬。

太後命容將軍對抗,同時征兵十萬協助容家軍。

魏芸渺渺等皆在參軍的隊伍裏,不過都是女扮男裝,魏芸問渺渺:“打仗是為什麼?”

渺渺沉思道:“敵國是想占領我國領土,掠我國財物,奴役我國百姓,而我們隻想保家衛國,守著我們的百姓不受欺辱。”

又歎了口氣道:“若世間有一種不用打仗,各國之間像親人一樣友好的辦法,那該多好呀?”

魏芸道:“這世間總有資源不足的之地,也有人心不足之處。想要處處兩全其美,真的太難了。”

隆和元年九月,北戎大軍彙聚於今玉門關外。

一個小將士曾問渺渺:“我們能贏嗎?”

“當然!”

“姐姐,這是女孩子,為什麼要來戰場。那太危險了。”

渺渺笑道:“你們不也在嗎?”

“那不一樣。”

“怎麼不一樣?”

“我們有軍功,你們沒有,不值得。”

“值得。”

小將士道:“將來,我死了,能幫我帶封信給母親,我很勇敢,我沒有哭。”

“好!”

隆和三年,北戎在取得一些勝利之時,因為內部原因,撤軍回師。

隆和三年,四月,魏芸回到京都城,五人在烈士陵園祭奠。

阿珂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那些死去的將士是我們的英雄。”

渺渺道:“在這片大陸上,不僅棲息著我們這一代人,

棲息著曾為這片大陸辛勤耕耘的人。

還棲為我們日夜操勞,夙夜憂歎的先人。

更棲息著我們大周無數戰士的英靈。”

五人道:“你們要好好安息,我們會替你守護好這片大陸,守護好這大陸的每一個人。”

五人給那些烈士磕了三個頭,澆了一壺酒。才離開。

周皇死後,皇後沒有重用外戚,反而是堅定用王子安對大周進行改變法。

改革吏部,打擊貪汙腐敗。在他的培養下,新皇一個堅硬溫和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