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炎王朝,應國56年,澄江南林。
高低錯落的樹林中,兩匹黑馬正疾馳在小路上。“駕,駕!”前麵騎馬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修長的眉毛,消瘦的臉龐,如同刀斧修過的方臉,眼神炯炯,身後背著一個小孩子,緊攥著拳頭,眯著眼睛也不哭不叫;後麵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青年,身後帶著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身後的少年扶著身前的青年,伸長脖子四處觀望,指著前麵的地方喊道:“到了,就在前麵!”四人二馬拐過一個拐角,在一個不算太深的盆地裏,有一處冒著炊煙的村子。“籲!”兩匹馬長嘶,隨即放緩了腳步。
兩匹馬就這樣慢慢走近村子,路上的村民好奇的打望著這幾位不速之客。少年有些激動的說道:“連將軍,這就是我出生的村子,我爸我媽都在這裏。”身後黑馬上的青年正是應國的智將連易。連易環視著村子,村子十分安靜和諧,人來人往,都隻是小聲交談,並未大聲喧嘩,遠處群山環繞,又有綠水流經,可謂是淡然。
“我們下馬,小子,你到前麵帶路。”前麵的中年人說道,率先下了馬,一手抱著孩子,一手牽著馬。連易和少年紛紛下馬,少年一邊走在前麵帶路,一邊和村子裏的熟人打招呼。穿過一條條小巷,在村子靠近邊緣的地方,少年興奮地說道:“連將軍,前麵就是我家。”說罷一邊向前跑去,一邊喊著:“爹,娘!”
正前方的的院子門被少年推開,中年人和連易依次進入,少年還未進屋,隻見房屋門前的簾子掀開,從裏麵走出一位女人,穿著樸素,看到少年,淚水盈眶,激動地說:“曉義!我的好孩子!”說完兩人抱在一起,女人的眼淚抑製不住的落下。
院子不大,中年人環繞四周,隻擺有一張桌子幾張凳子,還有一個小亭子,角落裏堆著木頭和柴火,甚至還有一片小耕地裏種著不知名的青菜。許久,少年和女人分開,說道:“娘,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在信中經常跟你說到了連將軍,在軍裏可照顧我了。”說完又對連易說:“連將軍,這是我娘。”女人抬頭看向連易,行禮說道:“謝連將軍對曉義的照顧。”連易微笑著擺手回應道:“無妨,這是身為將軍的本分。”
少年問道:“娘,我爹呢?”女人說道說道:“你爹去山上打獵了,估計一會就回來了。”說罷,抬頭看向兩人:“兩位裏麵休息一下吧。”幾人進了屋,屋內物件簡單,木牆瓦頂,進門的屋子擺放著桌子,其餘房間為寢室和夥房。連易和中年人在桌前坐下,女人端來小碗,給連易和青年人倒好茶水,遞給二人說道:“家中貧瘠,沒有好物待客,希望不要嫌棄。”連易說道:“沒關係,有茶水就夠了。”中年人喝了一口茶水,說道:“好茶。”女人笑著說:“這茶葉使我們村獨有的掛露茶,入口清香彌漫,喝過的都說是香茶。”
中年人問道:“敢問夫人姓名?家中幾人?”女人回答道:“鄙人姓許名玉,夫君姓吳名堅,一家三口。”連易說:“夫人,您先去休息吧,和孩子好好一起說話,我們二人聊聊。”許玉也不推脫:“好,您二位好好休息,有事情喊我。”說罷便退下了。
連易對中年人說道:“這裏安全且可靠,這家的主人吳堅。為人也善良寬厚,之前被我所救,孩子從那時起便跟著我給我打雜。”中年人看著手裏的孩子,端起碗又喝了一口茶,說道:“宮裏的事情籌備的怎麼樣了?”“唐大哥,你放心,線人早就安插好了,隻等風起。”中年人點點頭,說道:“此事不可馬虎,應無曦這個老東西很謹慎,如果不是動些手段,恐怕沒這麼容易。”連易點頭,轉而蹙起眉,說道:“隻是嫂子——”中年人立即打斷他:“不需要你操心,這些事,她是知情的。”連易有些吃驚:“什麼,這,這怎麼可能!嫂子會同意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