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到了五月下旬,正是石榴花開的時節。
燕南天同小月抵達京畿時,便看見各處都是紅花的榴花盛開,瞧著十分熱鬧喜慶。
小魚兒心中奇怪,他幾年前來京城時,並不記得城外栽種這麼多的石榴樹。
正巧有一個樵夫擔柴走過,似乎是要往城裏去,小魚兒便叫住他,與其攀談起來。
那樵夫笑道,“我聽兩位的口音,似乎不是本地人。難怪不知道其中的緣故,去年朝廷分發了許多果樹,不僅是石榴樹,還有桃樹李樹杏樹梨樹,林檎和葡萄也有。一個人丁能去領一棵,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都種上了,田間地頭也栽了兩三棵。”
小魚兒道,“朝廷為何要分發果樹?”
那樵夫道,“聽說是皇後娘娘最愛看鮮花盛開的樣子,皇帝老爺就說要把京城內外都種滿鮮花。皇後娘娘說鮮花中看不中用,不如種上果樹,花開時能看花,結果子的時候也能摘下來吃。這樹種下去兩年,今年才第一年開花,等再過幾個月就能吃果子了。”他說著抬頭看看天色,擦了擦汗,“我得趕緊進城去了,再晚回來的時候就得頂著大太陽了。”
小魚兒笑著同他告辭,等那樵夫走了,麵上禁不住流露出懷念的神情,他暗暗心想,“燕兒還是那樣的心底善良,又思慮周全。隻是那老皇帝端的不是個明君,怎麼看都是個昏庸之人。”
燕南天卻對那位皇後娘娘更為好奇,他已經從不同的人口中聽說了她的事情。
在小魚兒的口中,她是一個善良單純,活潑可愛,聰慧機敏,又俠肝義膽的好姑娘。
在蒼海的口中,她是一個待人溫和,友愛姐妹,孝敬長輩,從來不對下人發脾氣的良善主子。
在慕容淑的口中,她是一個心懷天下,忍辱負重的奇女子。
在慕容仙的口中,她是一個溫柔善良,醫術高明,待人赤誠的俠女。
在惡通天的口中,她又成了一個少言寡語,冷若冰霜,心事重重的人。
而在蘇如是的嘴裏,那位皇後娘娘是個無助彷徨,卻又堅韌不拔,待人細心周到,體貼善良,一心向佛的小女孩。
但燕南天並沒有馬上帶小魚兒進城,他要在京城周邊的百姓口中探聽一下這位皇後娘娘的為人。
小魚兒從來不會反駁燕南天的安排,何況臨近見麵,他心中也有些忐忑,有些不敢去見她。
兩人在附近找了一家農戶借宿,這家人丁不豐,當家的姓李,夫婦兩人隻有一個兒子名叫李大牛,李大牛今年剛定親,新媳婦還沒有過門。
李大牛平日在城裏的酒樓打雜,一個月才回來一趟。家裏四間瓦房,打掃出兩間房給燕南天和小魚兒住正合適。
這也是裏長推薦他們住到這戶人家的原因,“他家去年新起的房子,預備著娶媳婦用的。”
燕南天說話不多,隻用一雙眼睛去看,一雙耳朵去聽,已經明白這裏的人雖然不算富足,但能吃飽穿暖,並且這兩年來朝廷多有照拂,他們的日子比往年要好過不少。
小魚兒卻是個愛說愛笑的,他長得又俊俏,跟誰都能聊的來。現在村裏剛收上來麥子,金燦燦的小麥鋪在村口的平地上晾曬,每家每戶都有人來這裏,坐在樹蔭下麵看著麥子,小魚兒就去那裏跟人搭話。不到半日便把十裏八鄉的閑事都打聽的清清楚楚,就連李大牛的未婚妻家住哪裏,家裏有幾口人,地裏幾頭牛都知道了。
前些年,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京城裏的勳貴們圈地占地的情況時有發生,他們這些泥腿子求告無門,隻能打落了牙往肚裏咽。但這兩年有皇後娘娘從旁勸諫,皇帝老爺終於為他們做主,嚴厲懲治了那些侵占良田的惡人,把田地歸還給他們不說,還免除了三年的賦稅。
老百姓都是地裏刨食兒的,隻要有地,就能種糧食,有了糧食,他們就能活下去。
這是小魚兒第一次跟莊戶人打交道,以往他從來沒有關心過這些人是怎樣生活的。他本是聽從燕南天的指示才來跟這些人扯閑篇,卻沒想到說著說著,自己也聽進去了他們的話,情不自禁地為他們的高興而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