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寒料峭。
宇澤王朝京都城中,位於北城的一座宅院裏此時傳出一陣兵荒馬亂的聲音。
前門,內院,抄手遊廊及耳房,一片燈火通明,婢女,嬤嬤,林立廊道兩旁,小廝皆在正門前廳外進進出出傳遞消息。
落了鎖的垂花門也大開著,隻見人影幢幢。
眾人皆是一陣慌張不安,交頭接耳。
內院,鬆鶴堂,林府老太君林寧氏正在心腹劉嬤嬤的攙扶下剛起身,已是半夜子時,忽得到府裏小廝傳回來的消息。
林府長房大爺林院使今日進宮為懷有孕的曲嬪請平安脈,至今未歸。
不知怎的,林寧氏隻覺得一陣心慌,忙讓人去請了住在東西兩府的二房三房,這會人還沒到。
無心梳洗的老太君隻佩戴了抹額強自坐在主位上,一雙不顯渾濁的眼睛盯著手中的拐杖不知在想什麼。
不待林寧氏細思,隻聽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轉角映入眼簾的少女剛剛及笄,延頸秀項,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明眸皓齒,如出水芙蓉,不食人間煙火。
內裏著一身白色長裙,外罩淡綠色褙子,腰帶上用銀線繡了竹葉,裙邊暗繡雲紋,通身素淨,許是來時步伐過急,小臉有些泛紅,倒是顯得有些煙火味道了。
正是林府長房嫡女林姝,身側攙扶的是大房主母簡氏,一襲寶石藍色對襟糯裙,夜裏風露重,外罩一件風毛大氅,許是來的急,並沒帶首飾頭麵,隻幾根發簪和抹額。
“身為當家主母,林府嫡女,縱是經事,也要穩妥,不可在下人麵前失了氣度。”
老太君最是重儀範,故而府裏兩個小姐無論嫡庶都教導的極為上心。
“孫女心憂父親,來的急了,祖母勿怪。”
林姝知道老太君心軟,故而軟聲叫了祖母,行禮周到。
“罷了,和你母親坐吧,景初一去未歸,且等一等。”
簡氏憂心丈夫,給林寧氏行禮過後便有些失神,林寧氏知道她心焦,就讓丫鬟上茶。
隨行的王嬤嬤解下簡氏的大氅,簡氏才直挺挺的坐下。
“母親,我們且安心等一等,還有祖母呢”,林姝坐在一旁小聲寬慰著母親,握住了簡氏的手,隻覺一片冰涼。
還沒等簡氏開口,門外傳來一陣衣服布料摩擦和陣陣淩亂的腳步聲。
“哎呦,我的母親!大哥久去未歸,不會出了什麼事吧!”說罷掏出懷中手帕擦拭眼角。
隻見來人一襲玫紅色對襟糯裙子,腕子上水頭極好的翠玉鐲子,滿頭金釵珠翠,直晃人眼睛,巴掌臉,丹鳳眼,柳葉眉,一副精明像。
來人是林府二房媳婦姚若惠,緊隨其後的是二爺林遠舟,一身暗紫色長袍,領口袖口用銀線繡著祥紋,低調中透著矜貴。
還沒等姚氏繼續張口,後麵一身淡粉色衣衫的二房小姐林聽晚就開口道:
“祖母安好,大伯母安好,長姐安好,母親憂心大伯父,望祖母勿怪”。
林寧氏看了一眼二房,心想道“憂心?嗬嗬,這個姚氏要是憂心會姍姍來遲還有心思梳妝打扮,怕是心裏樂開了花吧,當她不知道姚氏的那些小心思!
不過眼下不是計較這個的時候,隻擺擺手讓這一家子坐下。
看著姚氏假惺惺的樣子,再看老二林遠舟氣定神閑穩坐下方,林寧氏心裏的不安愈發強烈,不由得攥緊了手裏的拐杖。
二房的林聽晚也就是林姝的堂妹,容貌雖不如林姝絕色,但也是不可多得的美人胚子,鵝蛋臉,秋水眸,明年也到了及笄的年歲,此刻正用眼角餘光關注著簡氏母女二人。
過了今晚,林府就要換天了。
林聽晚低著頭立在一旁,嘴角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轉瞬即逝。
一向心細的林姝隻覺得這往日對著她笑意盈盈的二伯母有些壓抑不住的興奮?
這種變化…
林姝自半月前和林聽晚赴宮中春宴回來後,就傳出宮裏崔貴妃看上了林家女兒的傳聞。
自那時開始她就察覺府裏有了微妙的變化,想到這她不由得眼神微沉,視線不著痕跡的掠過二房幾人在一旁暗暗細思。
林家嫡出大房官至太醫院院使,又是為朝廷提供各種藥材的皇商,京城百步之內就有一家林家的藥鋪,實打實的富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