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風和日麗的一天,六兒像往常一樣起床,整理好內務,吃完早餐,去街上溜達。
六兒有很多名字,比如老六、gai溜子(原本是街溜子,她自己改了,美其名曰,顯得拽一點)、小六。這些名字都拜收容所的大爺所賜,也就是她現的家人們。
六兒為什麼會來這個收容所呢?據收容人員說,六兒不小心撞到頭,失了憶,成了大街上的流浪漢,被發現後,送到這裏的。
收容所有一堆大爺,他們每天閑的沒事,琢磨出了一堆愛好,給別人起名就是他們的愛好之一。特別是這種不記得名字的主,更是他們的心頭好。
他們會根據進福利院的順序給年輕人排行,六兒排行老六,就賜了她老六、六兒的名號。因為年紀不大,福利院其他人也叫她小六。
見小六有把子力氣,能給大家按摩,技術也六,就又賜了真六(真溜兒)的名號。原話是“這技術真溜兒嘿”。大家想按摩的時候,就“溜兒、溜兒”的喊她,跟喚門口大花狗似的。
福利院的前任老六是個精神病,雖然不認人兒,但聽話,不打人,也不鬧事兒,讓幹啥就幹啥。唯一的特點就是愛自由,動不動就往外跑。在院裏待了幾天,家人都沒聯係上呢,就跑了。
自從小六成了接班人,就好像接過了前老六的衣缽,也變得愛自由起來。每天閑著沒事,就出門溜達。大爺尋她不見,互相詢問。
“那誰呢?”
“誰,六兒啊,上街逛遊去了。”
“嘿,這不一街溜子嘛。”
自此,街溜子的美譽也被小六收入囊中。
不過,這些大爺們愛省事兒、愛創新,會變著花兒的叫小六。什麼六兒、溜子、溜兒子兒、六兒子兒,叫啥的都有。
小六聽到這些大爺的愛稱,隻想美美的回一句,”大爺,我謝謝你!”
她的心中鬱悶難平,心想,“你們這麼叫的時候,難道看不出我是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子嗎?還是到了你們這個年紀,已經超出三界、不在五行之內,沒有男女之分了?還是我不夠漂亮,入不了你們的眼?”
小六看著水缸裏自己靚麗的倩影,“隻能說這些家人多少有點眼瞎。”
小六所在的收容所,也叫福利院,是一個民營的慈善機構,由當地赫赫有名的企業家賈大發創立,主要服務於無人贍養的老人和無家可歸的年輕人。
這個收容所的組成主要以大爺為主,年輕人、小朋友為輔。一個大院有二十多個老頭,大都六十歲以上,身體都算硬朗,能自理,有兩位癱瘓的,大家夥輪流照顧。這個所裏沒有大娘,大娘被分配在另一個收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