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京(1 / 2)

八月中旬,恰逢中秋,團圓之意。

一艘從江南北上而來的商船在南北碼頭靠岸。

“主子,慢點,奴婢扶著您。”戴著鬥笠的女子穩妥的由著婢女攙扶著下了船,聽婢女的口音,是地地道道的江南吳儂腔調,觀望的人們猜測,這對主仆應是江南來的。

也不知道進京做什麼,瞧著婢女都清秀,人們不由好奇帷幔下的那張臉會是怎樣的容顏。

不怪人們好奇,實在是傳聞江南水養人,佳人才子輩輩出。

就在人們好奇的時候,船上走出了一中年男子,朝剛下船的主仆倆揮手告別,“玉徵姑娘,馮某隻能送姑娘至此,還望姑娘此行順風順遂。”

這艘商船乃江南傅家商船,常年在海上航行,此次玉徵回京,她的外祖家托了口信,讓玉徵順路搭他們家的船上京,這一路上,馮掌櫃也因此對玉徵主仆頗有照顧。

玉徵對這位馮掌櫃也很感激,朝其微微行了一個答謝禮,“這一路承蒙馮掌櫃照顧,玉徵在此謝過,您多保重。”

“玉徵姑娘言重了,您既是東家特意叮囑的客人,馮某自是不敢怠慢,望姑娘珍重,馮某著急趕路,便不多留了。”

“馮掌櫃一路保重。”

直至那艘很大的商船離岸遠去,玉徵這才收回視線,仔細的打量著周圍環境,甚是陌生。

她本是京城人,五歲那年,母親病逝後,她便被外祖父接到江南,這一待便是十年,如今她已及笄,親事一再耽誤。

外祖家雖待她好到極致,但生父健在,外祖一家實在不好逾越禮製輕易決定她的親事,再加上她的父親幾次去信,說是很想她,外祖母說讓她借這個機會回京,待把親事定下來,再回江南亦不遲。

玉徵雖然覺得她的父親沒有權利決定她的親事,但不忍看見年事已高的外祖父外祖母擔心,隻能妥協回京。

“主子,您還認得回家的路嗎?”春禾仔細打量了周圍一圈,很是陌生,不知道該朝哪個方向走,隻能求助玉徵。

“這?”玉徵也為難了,她離開京城的時候才五歲,也不大記事,更別說記路了,她也不認得回顧府的路,要不找個人問問?

春禾有些著急,“那、那怎麼辦?”

真是的,這顧府也不知道派個迎接的人過來,還尚書府呢!不行,她回頭得向老太君好好彙報彙報。

離開江南的時候,老太君可是交代過,若是主子在京城受到欺負,盡管去信給她。

“別急,咱們打聽一下吧。”

玉徵的話剛落,不遠處便走過來了幾個人,看他們的穿著打扮,應該是哪家府裏的小廝。

就在玉徵在打量他們的時候,他們便已經來到了玉徵麵前,為首的人先是打量了一下戴著帷帽的玉徵,適才試探性問道:“請問,姑娘可是顧家嫡女顧大姑娘?”

春禾眼疾手快,將自家主子擋在身後,凶巴巴的看著眼前這些人,“沒錯,我家姑娘正是顧家嫡女,你們是誰?”

那為首之人聽了,鬆了口氣,適才向玉徵見了禮,“奴才吳德見過大姑娘,奴才是顧府的一個小管事,奉命前來迎接大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