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行清(1 / 2)

四月五,愁斷魂。

天還微微亮,村子裏,一位少年便已背起了籮筐,向外邁去。籮筐裏裝著的斧頭和鋤頭嘎吱作響,少年每走一步便傳出一陣聲響,震得少年腦殼生疼。不過這都還算好的,前不久下山急了,又跑又跳,背筐裏的斧頭險些飛出來給自己來個“斷頭”,從那以後少年便學聰明了,若是再趕時間,寧願將其抱著走,也不願意再經此“劫難”。

少年姓陳,名七苦,至於怎麼來的誰取的,他已經記不太清了,隻知道自己有意識開始,便已經有這名字了,不過村子裏的人卻隻是叫自己七苦。至於姓氏,是少年從大部分的人姓氏裏篩選出來的,選來選去,怎麼搭配都不好聽,最後少年想著村頭的那頭狗還沒算上,一搭配,竟出奇的好聽。後來少年也問過,為啥給自己取名七苦。師傅告訴他說,這是村委會開會決定的,也是村中的唯一的教書先生給的點子,後來大家都覺得雖然土了點,但“土名字,好養活”也就這麼定下來了。當然,這其中也有算命先生的功勞。

陳七苦至今都記得師父惟妙惟肖的表演,特意的,還在臨前酌了一大口酒。“這孩子啊,我和你說老張,磨難是少不了滴,七苦七苦,有苦方有甜,佛說啊人這一生得經曆七苦後方可大成,你這孩子啊,我看將來定將成就,到時候你去享清福,封官加爵了,可不要忘了老夫啊。”說完,便一頭栽死過去。到最後,大抵是師父現場加的即興表演了,畢竟等師父再醒來時,已是第二天中午了。

少年剛進師父家門時,師父便和他說過自己是被遺棄在村頭的,後來是在村委會和師娘的共同協商下,才將自己領進門。一來是因為無子,二來也算是給自己找了個歸宿。再後來,等少年稍大些,師娘也會幫著陳七苦推測被拋棄的原因,算來算去,師娘覺得很大可能是因為母親犯了“七出”,又或者戰亂,仇家上門迫不得已,這些都無人知曉。陳七苦想著,本就被收養,幹脆直接改口好了,不過師父師娘卻紛紛搖頭,至於原因,陳七苦至今也沒想明白。

“生而不養,斷指可還,生而養之,斷頭可還,未生而養,百世難還。”

約莫早午,陳七苦才踉踉蹌蹌的背著一大筐木柴向村子走去,老遠處便看見師娘站在村口挽著籃子,似乎等待著什麼。

陳七苦擺擺手,高呼道:“師娘!”

師娘聞聲,扭過頭,連忙跑上去迎接,道:“你這孩子,怎麼又一個人上山砍柴去了。”

陳七苦摸摸頭,他十分清楚自己被領養後,除了一些小事師父師娘會交給自己做以外,諸如上山砍柴這種勞苦活外從來沒要求過自己。但終究是拗不過少年的倔脾氣,院裏的木柴和水缸也總是滿滿的,不過有一次少年上山砍柴摔傷了腿,師娘便強行命令以後不準再幹這類重活了,後來還是師父求情,師娘才勉強鬆了口。

“清明生意好。”少年笑著回道。

師娘看著滿頭大汗的陳七苦,嗔怒道:“生意好哪有身體好重要。”

師娘將籃子遞給少年,又欲將少年身上的背簍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