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已經不僅僅出現在幾個氣候學者的研究報告上,也不僅隻是在媒體聳人聽聞的標題和圖片上,它已經開始真切地降臨到每一個人的頭上。極端氣候災難事件逐漸頻繁,每年夏天,全球因為高溫熱死的人數都在刷新記錄,南北極的冰山融化殆盡,太平洋上的島國全部被淹沒在日益高漲的海水中,去年的寒潮覆蓋了北美大陸,幾乎讓那裏的一切活動暫停。全球範圍內,江河湖泊在枯竭,海水在上漲,森林在大火中岌岌可危,荒漠化壓縮著人類的居住領地。
我所生活的華北平原,一年四季中不是極寒就是極熱,溫和的天氣隻是短暫的一瞬。去年冬天,又是一次刷新紀錄的低溫,好消息是我們的農業不再依賴土地耕種,壞消息是我們徹底失去了農業。
劇烈的氣候變化,也帶來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生物滅絕。幾年前,聯合國會定期發布本年度滅絕的生物種類,最近這項活動已經停止,生物學家預言的“第六次大滅絕”悄然發生,生物滅絕趨勢在加速,統計已經失去意義。而民間主流聲音也從“保護生物多樣性”轉變到“人類自救”。當自己的未來都不確定的時候,誰還會關注,西伯利亞的老虎和亞馬遜森林裏的蟲子是怎麼繁衍的。
氣溫48攝氏度,我站在陽台上,低頭看著前麵這一排有二十年樹齡的樟樹,幾乎長到五樓的地板的高度,樹葉在連續的高溫天氣裏已經全部脫落,空氣裏一絲風都沒有。一隻深色的鳥從我眼前不遠處飛過,無力地扇動翅膀,還沒飛遠,翅膀就停止了扇動,繼而滑翔著往地上墜落,像樹葉從樹上脫落。這幾日外出時,我已經多次看到地上的鳥類屍體,誰知道是熱死渴死還是累死的呢。這樣的天氣,人類無法在離開空調的情況下存活很久。
我哥哥伏在書桌上:“這天氣看不到頭了,你沒事的時候少出門吧,新聞上說南亞那邊,這次幾萬人熱死了。”
我沒答應他,問了他項目上的事情:“你們項目還順 利嗎?不是說中東的熱核電站項目馬上要起來了,你不過去?”
我哥:“快了,我已經接到通知了,阿聯酋和沙特的項目同時時開工,這兩邊我應該都會待一段時間。”
他繼續問我:“你呢,最近不用出任務了?”
“明天就有排班,你明天走的時候我不去送了。”
他這幾年的工作是幫助其他國家建設熱核電站,像這樣的科技型工程,世界上也僅有中國和曾經的美國可以做到,而有意願輸出這類技術的國家,也僅有中國。他一直是這樣,作為熱核電站公司的員工,總是跟著項目團隊滿世界跑,一出去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這次剛從巴西回來一個月,馬上就接到新的任務了。
核聚變反應堆的試驗成功,掀起了新工業革命的浪潮,人類從來沒像現在這樣如此輕鬆地獲取能源。短時間內,熱核聚變的技術取代了各種傳統能源,不僅可以支持各類工廠的運轉,還可以用在宇宙飛船之類的大型運輸工具上。這些聚變堆,補充一次聚變燃料,可以保持幾年的穩定運行,能源不再是人類前進的阻礙了。這種聚變堆的持久性和爆發性,特別適用於長途空間旅行和大功率機動。而且據說他們公司內部也在攻克小型化聚變堆,以便用於更小的機器上。傳統裂變堆供能的飛行器,因為安全性和成本問題,已經逐漸被人拋棄,在完全解決碳超標這一問題前,人類還不想再將地球引入鈾超標的境地。
我哥哥剛才提到我的任務,就是我的工作。我是一名固碳工程師,說是工程師,其實就是固碳飛船的駕駛員,甚至可以再直接一點,我連駕駛員都不算,真正的駕駛員是落在合肥的量子計算機,它操控著我們隊裏所有的固碳飛船的運作,是全球固碳飛船的指揮中心,也是固碳工作的自動駕駛程序。我隻需要安安靜靜地坐在駕駛室,飛船就可以按照既定的航線航行。我甚至能在工作期間睡上一覺,除非有極少數突發情況,需要人工協助程序處理。我所駕駛的這架固碳飛船,已經是第二代的產品了,問世以來,就配備了新型的聚變反應堆,副駕駛除了實習學生,從來沒坐過人,如果下一代飛船研發,我一定要建議他們把副駕駛做成可拆卸的,把駕駛員的座椅換大一點,這樣工作時候可以更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