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本人在長治一中初中部的生活,所以特別不好看。
8.16獲得十六中通知書
8.22我見到了老師,交了體檢表和報告單。
8.31我來到了學校,見到了小學同學尹詩雨(女)、龐浩翔(男)和李昊陽(男)。見到了班主任葛老師。要求我們購買軍訓服,讓我們6:30到教室(早自習),把周末從兩天變為一天。
9.1開啟小初銜接,上午課程:英語、數學、英語、地理、曆史(我的最愛)。下午搬書搬校服搬了兩節課,上了語文和政治(缺德與犯法……呸呸呸,是道德與法治。)發的校服每人夏季半袖兩個,一條褲子,春秋薄一套,厚一套,共7小件。衣服不合適的請還原包裝,帶來學校調換。
然後帶回來了語文書(人教版)、數學書(華師大版)、英語書(深圳牛津版)、曆史書(人教版)、生物書(江蘇鳳凰版,跟小學科學書一樣,是蘇教版。)、地理書(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書(人教版)、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中華民族大團結(初中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綜合實踐活動信息技術。還有七大主科的問題解決——導學方案。
哦對了,還有三本圖冊,一本曆史,兩本地理。
一共21本書(實際上9.1隻收到了20本,地理導案在9.2才收到。),肩膀酸痛的難受,竟然又引發了我暑假以來的失眠。(自從8.14初一英語預習完後(雖然預習錯了),我就失眠了,半夜裏輾轉,就是睡不著,到了夜裏兩點才能睡著,一睡隻有兩個小時。9.1更甚,淩晨四點睡到六點,聽了二十多首催眠曲,我推測失眠的原因可能和father的呼嚕有關,還有外麵的蟾蜍在叫。蟾蜍的叫聲可以搜索我的B站賬號:紫棕灰粉,看第一個視頻。)
晚上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的mother因為鼻炎,晚上去買了藥。差一點我就可以回答知乎上的一個經典問題:你見過最無用的節儉行為是什麼?
9.2,地理正式開課,老師給我們拋出了三個問題,
(1)為什麼在北極生活的人住冰屋?
(2)為什麼新疆人住平頂房?
(3)為什麼蒙古人住蒙古包?
我直接舉手,一一回答。
師:為什麼在北極生活的人住冰屋?
我:因為冰屋抗寒,保暖。首先,冰是熱的不良導體,在建冰屋時,愛斯基摩人充分考慮了氣體對流的特點——熱的流體向上運動,冷的流體向下運動,因而,他們建的冰屋有一半陷入地下,門道極低,且進入冰屋還有一條長長的通道,入口處掛著厚厚的獸皮,這樣冰屋裏產生的暖空氣向上聚集,不僅屋內的熱量不易散失,而且屋內因冷熱空氣對流會暖和起來。其次,冰屋內壁光亮的冰殼能夠把輻射出去的熱能反射回來,有效阻止屋內的熱量向外擴散,從而保證室內溫度的均衡性。 靠點海豹油燈和在石盆中燃海豹油篝火取暖,是愛斯基摩人冬季采暖的主要方法。那麼火會使冰屋融化嗎?有北極探險家在住過這種冰屋後發現,最初的熱量會將冰磚表麵融化一些,但很快便被屋外的嚴寒凍住了,慢慢地,靠近火源的地方會凍結成一層光滑結實的冰殼,火的熱量再也不能融化冰殼及冰殼外的冰磚了。住在這種冰屋裏,即便屋外氣溫達到零下50攝氏度,屋內卻溫暖如春。(我當時縮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