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去上京(1 / 2)

來紅梅吞吞吐吐了很久才很不好意思把意思表達清楚。

大意是:咱們村裏都是窮家窮戶的勞動人民,這天氣眼瞅著就放晴了,這路最多也就是難行個把月。

實在沒必要大動幹戈的弄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費時費力還用不了幾天,不劃算的很。

再說如今村裏的大老爺們兒都跟著官老爺進山找吃的,咱現在要做的就是別添亂,做好後勤工作,別餓著凍著他們。

一個小孩子就別想起一出是一出的給大人添亂了,實在無聊和村裏的娃子們一起堆個雪人,燒個豆子吃也挺好。

蘇大圓看看門外的大太陽,好吧,好像確實是這麼一回事,果真是小孩子心性,竟想些有的沒的。

她訕訕的告別來紅梅,裝了一口袋炒的焦黃的豆子,“嘎嘣嘎嘣”的吃著往家走去。

女人們推著小小的車子一家一家的送豆腐,一斤豆子換兩斤豆腐,不拘黃豆黑豆。

在這種天寒地凍的時候,拿個砂鍋往火堆上一吊,把豆腐幹菜丟裏麵。

運氣好的還能分到一兩斤山上打下來的獵物,收掇收掇一起丟進去,有肉有菜,這日子過的比神仙還美。

天氣越來越暖和了,河裏的冰塊開始慢慢變小,“轟隆轟隆”的破冰ll聲音被聲勢浩大流水聲所取代。

村裏專門捕魚的老韓頭看看奔流而過的河水,到底沒把捕魚船放下去。水流太急了,這水勢船放下去就沒影了。

向陽的地方雪已經化完了,甚至有的地方路麵都已經開始硬化。

在蘇大圓把消寒圖上的梅花染好四朵半的時候,朝廷的救援車隊總算來到了雲陽縣。

阿大留下了四個暗夜的人,其餘的人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分發物資之中。

朝廷的救災物資主要是以棉衣和麥麵為主。國力和運力都有限,隻能極其可憐的為災民吊一口氣,活著捱到春暖花開。

魏皇有錢,但在大災大難麵前錢是最沒用的東西,真正有用的是糧食、布匹。在魏國,糧食、布匹、食鹽才是硬通貨。

至於那些稀奇古怪的珍寶隻適合酒足飯飽後的把玩,完全是精神層麵的東西。

為了減少物資的消耗,朝廷的軍隊一麵卸物資,一麵裝災民。

但凡想去上京城的人隻要拿上戶籍,簽上同意放棄家裏幾畝薄田和宅基地的聲明,便可以直接上車進京。

去往上京城的青壯,朝廷負責一路上的食宿。到上京城後,有二兩銀子的安家費,並統一安排工作,且保證每個月不低於一兩銀子。

都是才逃過難沒幾年的災民,並沒有什麼故土難離的情愫。

一個大老粗,每個月一兩銀子,甚至更多,這在雲陽縣是想都別想,要知道雲陽縣最大糧店的賬房先生也才拿這麼一點兒薪水。

如今房屋倒塌,家毀人亡,多的是願意去搏一搏的年輕人。

阿大帶回大河村的那些年輕女人,很快就嘻嘻哈哈的坐在牛車和馬車上往大營鎮和大部隊彙合。

蘇大圓家的院子裏,三個女人拽著身上不合身的舊棉衣直挺挺的跪在院子裏,膝下是阮書琪怕弄髒了棉衣給她們墊的一個大木板子。

楚娘子冷著臉站在門口一言不發,蘇大圓則是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