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奏章不止一次的出現在朝堂之上,也許是聖人憐愛太子,也許是怕太子此時出了差錯動搖國本,甚至也有可能還防備著自己的親兒子,總之前後多次,都被壓了下來。

可在李泌看來,無論是宰相楊國忠,還是叛軍安祿山,都有想置太子於死地之心。就目前太子處境,東宮率衛幾乎無人可用,高力士所掌管的淩雪閣,因北方之事,多數人員叛離,更是無法信任。一旦太子李亨出京,其身家性命,皆是未知數,與其疾病亂投醫,不如自己找個信得過的局外人……

所以蘇汀州,不得已隻能晝夜星辰,快馬趕入長安。

見過蘇汀州後,李泌也沒有敢耽擱,而是一路南下,去了洞庭,約見一些江湖中的俠義人士,一旦朝中無人可信之時,往往江湖之上還有很多人會為了心中大義,挺身而出。而據蘇汀州所知,這其中就有君山丐幫幫主郭岩以及浩氣盟的軍師。

………………

深夜,大峪口另一麵,北山腳下,一座緊貼官道,早已破爛不堪的廟宇內,屋內一處靠窗的角落裏,燃燒的木頭,不斷發出劈裏啪啦的響聲,蘇汀州正斜靠牆壁休息。

一口氣跑了兩個多個時辰,人倦馬疲,跨過大峪口,出了山林,月亮早已是掛於星空。

蘇汀州這才敢稍微慢下來,按照他的估量,即便是沒有到商州地界,也應當快了。所以便有了露宿的打算。好在天如人願,下山後沒多久,便遇到了這座以山而建的破敗寺廟。

北魏滅佛後,經前朝到本朝,貞觀年間,再次興起。雖說大唐開國以來都是以道,儒,釋來排序,可天下佛寺遠遠多於道觀,所以朝政做過很多“推佛仰道”。

而到了武曌時,天後崇尚佛學,佛家達到鼎盛,這天下佛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山上小廟,山下大寺,可謂是一派錦象。

中宗繼位後,天下道統歸一,道家再次興盛。開元時,聖人信道淡佛,推道教為國本,立“純陽觀”為天下首觀。所謂“大道之爭,因果輪回!”

自此,道家興,佛家滅。

所以像這種地方的小寺,本就靠著官道上的過往商賈,求個平安,供些香火。而近幾年,世道人心皆不古,百姓民不聊生,商賈生意也是凋敝,沒了官道行人和山下百姓的供奉,少了修繕,隨著時間的推移,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沒落……

蘇汀州對於這種山野破廟並沒有過多意外之喜,當然能住屋簷下,總比露宿荒地強上許多。

入廟後安置好馬匹,點了火把,便進了大殿,裏麵設施陳舊,借著火光,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尊沒有華蓋的佛像,大佛早已沒了頭顱,手指拈花,端坐於蓮花台上,台前也已沒了香案。周圍神帳破舊不堪,殿內的房梁上露著幾個大洞。

空曠的殿內除了這尊大佛,沒有留下其他物件,隻有幾處燒過的木炭灰燒過的痕跡,想來之前有很多來往行人曾在此鞍馬歇腳。

蘇汀州也沒多想,收拾了一些之前未燒完的枯木,點了堆火,又點了支香,以防蚊蟲,隨後找了一個幹淨的角落,閉目休息。

這一覺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直到感覺到些許涼意蘇汀州才醒了過來。

就在他剛要起身添加木柴時,突然間察覺到了門口有聲響,連忙拿起燒火棍,翻滾躲身。

這一連幾個翻過,直接滾到了佛像旁,回過頭借著火焰的映照,一眼便看到,地上幾根短箭從他棲身之地,隨著他的翻滾印,直接插到身旁,這種深度,若是打在身上,都足以深入骨髓。

“弩箭?”

這種沒有箭尾的箭疾,蘇汀州一眼就認出來了,他不第一次見這種弩弓。

連擊弩,這種東西,每次可以射出六支,威力很大,可謂是一擊致命,即便是穿有鎧甲,以弩弓的威力,在一定距離內,都能射穿,但是這種弩弓很少見。

哪怕邊關軍營,也不一定有這種配置,連擊弩無論是對於製造,還是精度,以及配裝人員都有一定要求,因此並非每個軍營都會有這種弓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