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17章 霧迷雙岔路口(1 / 3)

四月下旬,阿婆森林裏生氣盎然。

初吐新芽的樹木勃發,蠢蠢欲動的昆蟲和動物活躍,輕柔的晨風吹進樹屋。阿婆去世後,森林一如往常地作息。

利用舊式民家的廢物材料改建的房子,好似數十年來就屹立於此,與四周圍的樹木融為一體。浴室的設備齊全,洗手間清潔幹淨,以森林的生活來說,是稍微文明了點。不過我的日常起居仍在樹屋上,因此生活沒多大改變。

如果說有什麼改變的話,那就是距離樹屋約七、八公尺遠的地方,有個正在興建中的小樹屋吧!距離地麵兩公尺、設有樓梯的小樹屋上,懸掛著「Nana's

Nest」的木頭看板。

「我也來蓋樹屋,怎麼樣?」

奈奈說這話時,是二月的事。

「很好呀!」我隨口應和。

「那就春假的時候來蓋吧!」

「什麼?那不是下個月嗎?」

「是啊!」

我原以為還有一段時間,這下可傷腦筋了。

「你打算自己做嗎?」

「偵探叔叔,你會幫我吧?」

「蓋樹屋是很費力氣的,而且,就算完成,那麼高的地方還是難免有些危險。你要不要考慮等上了大學再蓋呢?」

「你如果不肯幫我,我就自己蓋。」

奈奈說著,兩邊的嘴角往下一垂,眉間擠出皺紋。變出這張臉,恐怕沒人敢再拂逆她了。每次看到奈奈露出這副表情,我就很肯定,她的確繼承了阿婆的遺傳基因。

「我知道了。我幫你就是。」

我不得不屈服,奈奈馬上回複少女天真的笑容。

演技愈來愈高超了!我隻能在心裏苦笑。

「我們要先從哪裏下手呢?」

「先畫設計圖吧。」

「聽起來好難喔。」

「你把想像中樹屋的樣子畫出來就好啦。」

「那沒問題。」

奈奈立刻打開素描本。是像漫畫裏出現的香菇型可愛房子。圓柱子的牆壁,配上圓形窗戶,還有回教寺院的屋頂……

「這太難了。」

每棵樹的枝幹部有它獨特的造型,樹屋就是要巧妙地運用這些特征來建築……我耐心地解說。當我批評到房子的顏色時,奈奈臉色一沉。

「為什麼粉紅色不行?」

「這會影響到周圍的景觀。奈奈的樹屋在視覺上會和整個森林格格不入,看起來就像是通俗的動畫。」

「動畫有什麼不好?」奈奈一副責難的口吻。

「沒想到你這麼孩子氣。」

「哼,瞧不超別人的人最差勁了。」

盡管在學校成績優良,舉凡大自然的知識也博學多聞,但奈奈畢竟不脫她這個年紀少女的稚氣,想要說服她談何容易。

「總之,剛開始還是蓋簡單一點的小樹屋比較好。等以後再認真研究要怎麼做,說不定到時可以依你喜歡的設計去完成呢!」

「嗯……」

「所以啦,顏色還是必須和周圍協調……」

對我的話,奈奈沒有反應。似乎還是很在意顏色的問題。

一會兒過後,奈奈提出條件。

「如果隻在房子裏塗成粉紅色呢?」

「哦,這也是一個辦法。」

「可以嗎?」

「可以。」

「哇!好棒啊!」

奈奈笑得燦爛。

我們一起動腦筋設計,畫出簡單的構圖。三月中旬開始興建時,貫二也來幫忙。這期間,奈奈也從小學畢業進入國中。四月中旬時,樹屋已經完成大半。

「隻剩房子裏塗上粉紅色的油漆羅。」

奈奈的小臉蛋從圓形的窗戶向外眺望。

那是貫二去弄來的圓形舷窗。雖然無法蓋出香菇型的樹屋,但的確是一個樸實的小木屋。

「黃金周時(日本每年五月初左右的大型連假),應該可以全部完工吧!」

將近兩個月的歡樂時光,一轉眼就過了。

今天早上,奈奈要到長野旅行。

黃金周時,長野當地要舉辦神山宗佑紀念館的落成典禮。負責籌劃的瑪莉亞在長野忙著各項事前準備,大部分時間都把奈奈留在東京的家裏。而等活動一日一開始,母女倆見麵的時間就更少了。為此,瑪莉亞決定這個周末要把奈奈一起帶到長野。

奈奈一心想要建蓋樹屋,可能也是為了排遣母親不在家時獨自一人的孤單與寂寞吧!

我眺望著尚未完成的樹屋,不禁懷念起奈奈純真的笑容。

我也到長野走走吧……

將盥洗用具塞進背包,我朝車站方向走去。

從新幹線換搭飯山線之後,窗外的景色轉為樸素的田園風光。

很久沒有旅行了,一種解放感讓全身感覺格外輕朗。瀏覽眼前的田園風景,回顧這幾年來的生活,我發現,自己或許本就不適於在固定地方生活。

電車終於抵達戶狩野溫泉車站,我迫不及待想看到奈奈吃驚的表情。但一想到要在這個地方和瑪莉亞共同生活數天,不知為什麼,我感到胸口悸動不已。

在車站叫了計程車。

車子駛離縣道,來到山間。一路上經過幾個村落。在經過簡陋的指示板後,道路變得崎嶇不平。鮮嫩翠綠的新葉綴滿整座雜樹林,遠眺群山,殘留點點白雪。

「你是那間學校的客人嗎?」年約六十上下的司機,隨口問道。

「工作上有些關係。」

「區公所的人好像也常來幫忙,不過這麼偏僻的地方能幹什麼呢?」

「就是偏僻才好啊!」

「若不是要蓋溫泉飯店或大型百貨公司,人潮是不會往這裏來的。」

「人來多了才傷腦筋。」

「什麼?我聽不懂啦。像我們這種土生土長的人,都希望生活越方便越好,最好是熱鬧點。不過對你們都市人來說,或許覺得這種鄉下地方才有故鄉的味道吧!」司機先生說完,側頭一笑。

眼前的道路越來越狹窄,坡度也越來越陡。

「這附近一帶的地方經常會作弄人。太陽下山後,還是小心點。」司機手指著周圍的樹林說道。

「作弄人?你是指妖怪嗎?」

看到我苦笑,司機聳著肩膀說:

「那是路口神。」

「路口神?」

「經常出現在分岔路口迷惑路人。你可以不相信啦,不過,像是打獵時老是在相同的地方打轉,或是要回到車上時卻從山的另一頭走出來。這種情形,現在也還常發生。」

「就像富士的樹海嗎?聽說連指南針都發揮不了作用,是這樣嗎?」

「這附近一帶雙岔、三岔路很多,非常容易讓人迷路。不過,若連識途老馬都會迷路,那隻能說是路口神在作祟了。」

司機先生一邊從後視鏡裏窺看我,一邊用力點頭。

車子又往前開了一段路後,左邊出現一大片葡萄園斜坡,前方可以看到木製大門。拱形的木製看板上,刻著「森林學校」的字樣。我雖是頭一回造訪這裏,不過之前瑪莉亞已經給我看過資料,也從網頁上得知本校的各項設施與裝備。

最前麵的原木屋是辦公室,裏頭的大木屋則是神山宗佑紀念館,更裏麵還有大小五間房間的宿舍。今年夏天預定舉辦實驗性的短期自然體驗學校,同時會和行政、教育機關合作。希望透過這次的實驗,能朝恒久設置的目標前進。

神山遺留下來的森林,大都屬於次生林(受過火災、伐采等破壞後,重新再生長的森林),再往裏頭走,就是長滿山毛櫸等落葉高木的原生林地,有很多野生動物棲息於此。因此,要學習森林的再生和原生林地的保護知識,這裏可以說是最佳的荒野林區。

我一下計程車,「中裏先生!」背後就傳來呼喚聲。

男子頭上綁著頭巾,一身汙穢的工作服,他打開葡萄園的柵門,朝我大步走了過來。

「衝先生?」

褪去企業家的西裝,衝儼然成了飽受陽光洗禮的老頭子。

「我沒聽說中裏先生要過來啊!」

「純粹是我個人的意思。想來嚇嚇奈奈。」

「你能來實在太好了。歡迎光臨我們的聖地。」

「看起來很不錯嘛!」

「可不是嘛。原本簡直就是一座荒山,如今在瑪莉亞的指導下,總算看到一點小成就。」

部分的山區采開放式,創造出像裏山那樣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空間。更裏頭的山區,則考慮百年後的發展,正逐步著手複育森林的工作。

「規模很大啊!」

總麵積兩萬坪。和這裏比較起來,阿婆森林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宿舍那邊有一株枝幹長得很好的枹樹耶。」

衝露齒一笑。

「您打算蓋樹屋嗎?」

「這地方會積雪,所以我想做個冬天時可以拆卸的地板,在那上頭搭個小帳棚試看看。」

「避免翻身時會掉下來,最好在地板四周做個柵欄圍起來。」

「沒錯,這是個好主意。」

我看到誌津站在木屋的走廊上,朝這裏揮手。身旁還有銀座登山俱樂部的成員和當地的男女數人。

招呼過後,我向她詢問近況。聽起來,神山流酩酒釀造的並不順利。當地農家、學者以及衝公司的員工雖然都在研究改良適合製酒的葡萄品種,但由於天候寒冷,過程頗為艱辛。

「不過,我們已經找到一塊很好的南向斜坡地,打算將它做為實驗田。這麼一來,就可以確保新的土田地栽種成功。」誌津興致高昂地說著。

黃金周時,區公所的觀光課職員、當地的自然向導、農家的誌願者、教師等等,都以工作人員身分幫忙。眼看從去年起開始籌備的工作就要展開,衝和誌津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連我都感染到這份活力。

「中裏先生,可以的話,明天幫我們去調查自然觀察的路線好嗎?」

誌津翻開周邊的地圖。

「總共有六條路線嗎?」

「這是瑪莉亞提出來的嚐試性想法。大致分成三個小時、半天和一天的行程。今天中午以後,俱樂部有四名成員會先去探勘半天的路程。由於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我請長倉先生陪著一起前往。他們說要采山菜,順便製作山菜地圖。所謂的調查,就是隨著不同季節搜集的各項資訊。」

「原來如此。」

「當地的朋友也加入我們的行列,像中裏先生這樣屬於都會派野外人士的意見,我們也很重視。」

不管是都會派或野外人士,這兩個名詞都讓我覺得很不自在。不過我還是含糊的點頭答應了。

「對了,怎麼沒看到奈奈呢?」

趁談話告一段落時,我問誌津。

「她去看油菜花了,和她媽媽在一起。」

誌津正要為我說明地點時,觀光課職員的林先生站起來說:

「我開車送你過去吧!我正要去找油菜花節的負責人談事情。」

在區公所已經服務六年的林先生,是瑪莉亞和誌津的得意助手。他親切的笑容和謙虛的態度,讓我也對他抱持相當的好感。

林所駕駛的車子,正好朝我剛才搭計程車前來的路線折返回去。

眼前出現分岔口。道路中央的竹林裏,有一座小小的祠堂,左右兩條看似相同的道路綿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