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冬初遇--到達(1 / 2)

張凜他們的車一直開到了村裏的政府大院,大家下車後,自覺排成兩隊等村裏安排。一會村裏各大隊的隊長都到齊了,每個大隊分兩到三名知青,帶回自己隊員家裏先解決今天的晚飯。公布分配名單後,王川指導員和婦女主任劉芬,分別把男女知青接回知青宿舍。張凜被分配到第八大隊,薑梅是第十四大隊。聽到不和張凜一個大隊,薑梅有點煩悶。第八和第十四大隊相距也不近,第八大隊是山腳下的地,地不肥,還時不時需要清理山上掉下來的碎沙石,這次分配到這個大隊四個身強力壯的小夥子,其他的大隊最多才三個人。第十四大隊離河很近,地本來就肥厚,引水、挖河灘泥做肥料都省力很多。賈民陸將這些情況告訴薑梅後,她心裏輕快了不少。知青辦的工作人員跟賈民陸和其他村幹部寒暄幾句以後就回去了。

張凜被帶往一位姓王的農戶家裏,這家主人叫王三山,家裏確實也窮。沒想到是抽簽抽到第一家接待知青的。王三山本來盼望著能來個飯量小一點的女知青,看到張凜這一米八多的大個兒小夥子,心裏涼了半截。本來準備好的笑容也半路僵住了,勉強笑著拉住張凜往家裏迎。張凜也敏銳地捕捉到了王三山的微表情,頓時顯得有點窘迫。來到院子裏,拿起伏在在牆上的一個大掃帚,掃起院子來。王三山的老婆看到後有點不好意思起來:“城裏來的知識青年就是愛衛生,不用做啦,飯都做好啦。”

張凜更加不好意思起來,臉紅到脖子:“不是,大嬸,家裏有什麼活兒,就告訴我,我能幹活。”

王嬸兒爽朗地笑起來說:“今天家裏什麼活兒也沒有,一路上累了吧?先進屋吃飯。”

張凜隻好跟著王嬸兒和王三山進屋,感覺屋裏比門外暖一些,已經聞到了炒白菜的味道。他很小的時候就留意到,每個人的家裏有各自獨特的氣味。有的是飯菜混著汗水的味兒,有的是水泥地混著墨水的味兒,有的是潮潮的木頭混著肥皂的味兒,難說好聞或者難聞,就像是每個家裏特有的標記。這家也一樣,除了熗辣椒炒白菜也有別的味兒,有陳年的汗味兒、返潮的老木箱子混著燒著的柴草煙氣味兒。房子有點簡陋,陳設也有點亂,窗台透進來的光看到窗台上幾個小陶罐上有一層厚厚的灰。但是飯桌卻是幹幹淨淨。這就是勞動人民的家吧,張凜自己教育自己。他們忙到不會把家裏收拾得像他在北京的家那樣整潔,日常用的桌子還是很幹淨的,能體現出貧下中農的勤勞。

吃飯的時候,王嬸兒給張凜滿滿地盛了一碗苞米碴子,還有酸菜、醃蘿卜、幹辣椒炒的白菜。張凜第一次吃苞米碴子,盡管肚子很餓,但是嘴裏的粗糧感覺總也嚼不碎,不知道嚼到什麼程度才能下咽。眼看著王三山他們呼嚕嚕一整碗下肚了,他碗裏還有一半沒吃完。他隻好硬著頭皮,嚼幾下就趕緊囫圇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