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怪事(1 / 2)

易鸞又開始咣咣拍門,“你這老太太為老不尊!怎麼隨便罵人呢?開門!”

老太太不開門,在屋裏罵:“年紀輕輕不學點兒好,淨跟著別人坑蒙拐騙,趕緊走,再不走我喊人了!”

“誰坑蒙拐騙了!”易鸞炸廟:“我可是有正經師承的!”

屋裏靜了靜,那老太太問:“你是哪家的?”

“我是..........”

易鸞卡了殼,心想雙清門距離此處千裏,這老太太未必聽說過,她瞅瞅邊上的李亭筠,福至心靈靈機一動,說道:“我是桃花源的。”

李亭筠無聲地看了她一眼,易鸞一挑眉。

桃花源在江南是大家,上至八旬老太,下至學話嬰兒,大概都聽說過桃花源的名號,一般的江湖騙子也不敢拉桃花源出來撒謊。

老太太重新又打開門,“你,你真是桃花源的?”

“是啊,”易鸞:“怎麼著,不像?”

老太太搖搖頭,“不像。”

“...........”易鸞一噎:“我哪不像啊?”

老太太拿老眼掃她一圈,“桃花源的仙君都有規矩得很。”

言外之意——易鸞破馬張飛,沒規矩。

易鸞把叉腰的手移了下去,先垂在兩側,然後又不自在地揣在小腹前,勉強擠出個端莊的樣子,“是,我們家是挺有規矩的。”

老太太還是不信,但這時候寧可信其有,她領著易鸞到了一戶大戶前。

易鸞進了院子,一個夫人端坐堂中,也用和那老太太一般無二的神情看她,出言卻比那老太太客氣很多,聽起來柔聲細語:“這位姑娘,真是桃花源中人?”

易鸞點頭,“我是。”

這夫人顯然不信,低頭喝了口茶。

撒一個謊就得用一百個謊來圓,易鸞輕咳一聲:“李亭筠,你們聽說過吧。”

這人不僅拿自己師門撒謊,還要扯自己出來,李亭筠默默低下頭。

夫人眼睛一亮:“臨安玉的大名誰人不知,我們村內還有供他的廟呢。”

易鸞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的神情,伸手指了指自己:“他是我師兄。”

李亭筠把頭低得更低了。

這夫人騰地站起身,眼泛淚花道:“上天降福我們集賢村啊,派了高人來相助。”

說完,夫人立馬叫人端了茶水點心上來,對易鸞開始介紹起來。

她自言自己姓王,父親是本地的大地主,卻不同於一般的老財主,從不斂財,反而對手下佃戶愛護有加,帶著村民一起種田,所以集賢村的村民日子過的一直不錯。

後來父親去世,王夫人接手家業,繼續為村民做事,如今年逾四十也未成親。

而就在三年前,村中忽然出了一樁怪事,是個小姑娘在後山玩耍時莫名其妙地瘋了,由此集賢村好像被下了咒似的,接二連三地出了奇事。

又一個小男孩兒去了後山,卻一天都沒有回來,王夫人親自帶著人漫山遍野搜尋之後,終於在一棵大樹下找到了那個小男孩兒,說話舉止倒是還正常,隻是什麼都記不得了,姓甚名誰,家住何方,好像被灌了孟婆湯似的,統統都不記得了。

也就在搜山的過程中,又一個少女不見了,等眾人再次焦頭爛額找到她時,這姑娘正躺在一片草地上,也還喘氣,卻怎麼叫都叫不醒,成了個活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