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南燕派兵入侵晉朝的北部邊鎮宿豫城,經過一通霍霍之後,大掠男女眾人而去。
當時晉人感到十分疑惑,這位好鄰居在前些年東晉大亂時也隻是搞一搞軍演,從未侵犯過邊境,如今不知抽的哪門子風,來這麼一出。
後來經過了解才得知,南燕此次南犯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伐晉,而是因為南燕主慕容超要搞樂隊。
他將擄走的晉民裏海選出二千五百名優質男女送入太樂署充當“練習生”。
如果點到為止,也許東晉也隻會開個發布會表示一下譴責。
但南燕主慕容超覺得還不夠刺激,他可能擔心這些“練習生”質量不高,練習兩年半之後也未必成才,於是決定加大海選的基數。
遂令燕軍繼續侵擾東晉,攻城殺人不說,連東晉的陽平太守劉千載、濟南太守趙元也一同擄走了。
抓了人家東晉的太守,這慕容超可是有些玩大發了。
年輕人玩音樂無可厚非,但與鄰國開這種玩樂,那就不對了。
要說東晉是個小國,哪還罷了,可東晉是貨真價實的大國啊,更要命的是還有劉裕這個煞神坐鎮。
那時的黃毛小兒慕容超,可能還不知道自己招惹了一個什麼樣的可怕對手。
彼時的劉裕正與劉毅黨鬧脾氣呢,正愁怒氣無處發泄,轉眼的功夫,便有人送門讓自己捶。
有道是求錘得錘,既然有人一心求虐,那劉裕也不介意樂於助人。
劉裕什麼性子,懂的人都懂,他一般不記仇,有仇基本當場就報了。
你說你慕容超惹他幹嘛,南燕不過巴掌大的四戰之地,沒有太大的戰略縱深,劉裕當然不會慣著,隨即抗表北伐。
於是乎,一場莫名其妙的戰爭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理由,即將開打。
在開打之前,有必要介紹一下南燕這個國家。
南燕於398年建國,曆二帝,國祚一十二年。
提到南燕又繞不開一個家族——慕容家族。
說起慕容這個姓氏不免令人想起金庸老先生筆下張口閉口光複大燕的慕容複。
此人為了興複大燕最終落了個瘋瘋癲癲、眾叛親離的下場。
雖說慕容複是虛構,但慕容氏在南北朝時期多次複國,則確有其事。
慕容二字有“慕二儀之道,繼三光之容”的意味。
其族人可謂風情萬種,個個皮膚白皙、長相俊美,他們也因此而被稱為白虜。
而慕容家族究竟有何來頭?
究其慕容家族的根源,其族別是鮮卑族。
鮮卑族最早興起於大興安嶺。
當時這個弱小的民族生活在強大的匈奴和漢王朝的夾縫之中生存。
後來,在漢王朝和匈奴的連年征戰之中,鮮卑族逐漸崛起。
鮮卑人得以走出森林來到草原,接手了本屬於匈奴人的蒙古高原,把自己變成了遊牧民族。
這個民族先後南遷和西遷以後與不同民族混血,形成了不同的部別,包括宇文部、慕容部、段部、乞伏部、禿發部、拓跋部等等。
縱觀中華史,鮮卑族對於中華民族的血脈大融合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那時南遷的鮮卑部在北中國可謂呼風喚雨,風頭無兩。
而其中的慕容部可謂鮮卑族的弄浪兒。
他們在風雲際會的十六國時期,建立的國家就多達四個,分別是前燕、後燕、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