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想要從思想上得到升華,首先要做到品性純良。這樣才會有貴氣,才會有智者的氣質,正所謂“厚德載物”。
如何做到品性純良,首先要做的就是修身養性。“修身養性”這個詞語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十分困難。年齡越大越是困難,因為從小養成的品性,絕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相反,小孩子的品性,隻要有人能夠正確的教導,則是容易改變的。人的世界觀在二十歲之前,就已經基本形成,命運的齒輪也已經開始轉動,以後是否能做出一番事業,這個時候其實就已經可以覺察出來。
“修身養性”是指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這是一個長期調整的過程。許多人都有過這個想法,可沒幾個人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堅持下來。要想做到就不能隻靠想象,要去實踐去做這件事,隻有做了才可能做到。失敗的人隻有一種,就是在抵達成功之前放棄的人。一個人想變成另一個人的這個過程無疑是困難的。這件事在你決定改變的那一刻開始就要一直堅持下去,不斷發現問題、改正問題,最後達到目的——成為一個品性純良的人。當然也可以通過一些輔助的方式來幫助更好我們完成這個目的如:下棋、品茶、書法、聽音樂……
“修身”是指加強自身的修養,在生活中不斷修正自身的缺點,讓我們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如何做到“品德高尚”。
1.他人皆說向善,而我的觀點就是不要無知的一味地向善,要有自己的主見。一味地善良隻能讓別人得寸進尺,讓別人欺負你,所以要該善良時善良,該鋒芒時鋒芒。
2.做事大方,要有舍有得,不能小氣吝嗇。
3.不嫉妒他人才能,與其將有限的精力消耗在嫉妒他人的成功上,不如抓住時機做一些實事,提高自己便於更有競爭力。
4.認清身邊的小人,小人不但對我們的人生之路毫無幫助,反而會成為一塊在關鍵時刻讓你跌倒的絆腳石。
5.不被誘惑蒙蔽雙眼,我們要力戒權力、金錢、美色等各種誘惑,不斷完善自身素質,加強個人修養,提高道德品質,同時保持一份健康平和的心態。
“養性”是指謂修養身心,涵養天性,讓我們成為一個成熟穩重的人。
如何做到“成熟穩重”。
1.以靜製動,要以冷靜的態度對待紛亂的局麵。這裏的“靜”不單單是安靜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靜心,隻有心靜下來,人才能靜下來。沉靜下來時要經常自省自己的過失,進而以是克非、為善去惡。
2.與人交談時要少說多聽,說話前要仔細考慮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閑談的時候莫議論別人的是非得失,做事要留些餘地,說話要留些口德。
3.要隨時控製好自己的脾氣,憤怒隻能讓你失去理智和判斷。還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4.不要自卑,自卑可以輕而易舉地摧毀一個人,要努力豐富自己,自強而後崛起。相反,也不可以驕傲自負,要做到心中有尺行事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