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飯飽後,客人紛紛離去。
最先離開的,是周縣令一家。
葉歲晚攜一眾親眷將周縣令一家送到村口。
離開前,縣令夫人蘇寧月去看了眼小綿綿,摘下身上的玉佩贈予小綿綿,又脫下手腕上的玉鐲給李明知。
葉歲晚自知禮物貴重,再三拒絕。
可惜還是抵不過蘇寧月的好意。
見周縣令和蘇公子都喜歡飲酒,特別是她隨手從桃愛妃買的便宜米酒,都被兩人稱之為好酒。
葉歲晚沒多想,又去買了幾瓶,用上好的包裝換上,當成謝禮,搬上周縣令一家的馬車。
一向清廉,不貪百姓好物的周縣令是愛酒之人。
偏偏大元朝的好酒少,還昂貴,以他那點俸祿,也就每月能喝上三壺中等酒,就這兒,還不敵今日喝到的三分之一烈。
因此,對於這個禮物,周縣令眉宇糾結成一團,到底沒舍得拒絕。
推開攙扶著自己的護衛後,周縣令又在懷裏掏了又掏,最後掏出一荷包銀錢,身形歪歪扭扭朝葉歲晚走來。
打了個飽嗝,“葉夫人,這等好酒周某就不拒絕了,當是周某掏錢買的,請葉老夫人務必收下……”
周縣令一會兒“葉夫人”,一會兒又“葉老夫人”,聽得一旁的蘇寧月羞愧不已。
從丈夫手中接過銀錢後,不由分說塞進葉歲晚手裏,賠禮道:
“歲晚姐姐見諒,他喝多了,這錢您收下,我們先走一步!”
葉歲晚搖搖頭。
她沒想到周縣令酒量這麼差。
不過才三杯酒不到,人就開始迷糊了。
葉歲晚先是叮囑將周縣令扶上馬車,待馬車即將離去之際,又眼疾手快地將那個荷包“送”了回去。
朝馬車揮手告別,“大人、夫人、公子,慢走,有機會再來!”
馬車裏的蘇寧月聽罷,連忙掀開簾子,朝她揮揮手絹。
這行為惹得奶娘陳媽媽好一陣心驚肉跳,嗔怪不已。
須知大元朝女子注重規矩。
越是顯赫人家,女子越應恪守規矩,像這種掀開簾子拋頭露麵的行為,實為不雅,不怪陳媽媽害怕。
不過蘇寧月沒有絲毫悔意。
在閨中時就受寵,沒怎麼受這些規矩束縛,後來成了婚,後院沒公爹和婆母,丈夫又沒小妾,更沒那些醃臢事。
可以說這一生都過得無比順遂。
唯一讓蘇寧月不滿的是,沒個合得來的朋友。
此次前來,本是為了感謝之意,卻不想竟因此交個合得來心意的朋友,不枉此行!
送走周縣令,方家和葉家也要離開了。
方家還好,昨夜趕到,沒耽誤什麼事,可葉家不同,這都在李家住下好幾日了,家裏還有兩個住在鄰裏的孩子,實在放心不下。
葉歲晚雖想留幾人多住幾日,但也知道孩子是父母心頭肉,留得住身,留不住心!
不如遂了意。
早上殺的豬肉還剩幾十斤,葉歲晚給方家和葉家各自割了五斤,又把剩下的飯菜分分,最後一家還分了十個紅雞蛋給帶走。
至於村裏人,葉歲晚給李族長和幾個族老,還有相熟的幾家把剩下的飯菜全分了,洗洗刷刷才算結束。
昨天驚慌逃命,一夜未眠,今天又忙碌一天,臉都笑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