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橋在皇城的東南角,是京城裏有名的富人區,說是富人區有些不恰當,因為並不是有錢就能住進四方橋的。
據說在明朝後期,這裏就成了達官顯貴的聚居區,一座座經過能工巧匠精心雕琢的高大門樓裏頭,都是規格相似的四合院。
寬敞的巷子裏鋪著打磨平整的青石板,兩邊還有長條石砌成的花池,裏麵種了冬青和月季之類的花樹。
這裏沒有胡同的雜亂,卻保持了胡同的煙火氣,家家戶戶的門樓上都掛著鮮豔的紅燈籠,不論是從東往西看,還是從西往東看,都能連成一條直線。
趙龍說,這裏是前些年改造過的,說是改造,其實就是把曆經了幾百年風雨的破房子推倒了重建,於是就有了如今的整齊劃一。
巫晴的家在雅一巷五號,僅聽這個名字,就比什麼梅花胡同之類的要高級了不少。
從擺了石獅子的高大門樓走進去,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幅畫了高山流水的影壁牆,趙龍說這是專門請京城裏最有名的老畫匠親手畫的,僅這一幅山水畫就花了幾十萬。
前院倒座的五大間南房,有三間改成了車庫,緊挨著大門的兩間則是房主人的會客室,怪不得巷子裏沒有亂停的汽車,原來每一家都有能停下三輛汽車的車庫。
穿過前院,再進一道門,就是這座四合院的核心區,也是房主人日常居住的地方,巫晴已經在後院的石桌旁等我們了。
年輕的小保姆把我們領到跟前就回了前院,巫晴示意我們在鋪了毛絨絨墊子的藤椅上坐下,又端起茶壺給我們倒上她剛沏好的茶水。今天的天氣少有的好,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能讓人忘記現在還是冬天。
寒暄過後,林婉兒把帶來的茶葉放到腳邊,從精美的包裝袋裏拿出一盒遞到巫晴的麵前,說:“晴姐,這茶葉是一個朋友親手做的,你看看怎麼樣?”
巫晴接過林婉兒遞過來的茶葉,仔細查看了一番,笑嗬嗬的說道:“嗯,比我在商場買的好多了。”
女人和女人湊到一起,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她們從茶葉聊到了減肥,又從減肥聊到穿搭,再從穿搭聊到化妝品,一個話題和一個話題八竿子挨不著,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她們卻能銜接的天衣無縫,沒有一點違和感。
我和趙龍完全成了陪襯,除了偶爾端起麵前的茶杯喝上一口,就是老老實實的坐著聽她們聊天。她們終於從美甲聊到了發型,說到做頭發,巫晴說:“咱找時間喊上曉娟一起去。”
林婉兒歎了一口氣,說:“曉娟姐上午被警察帶走了,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出來。”
巫晴詫異的看了看我們,又盯著林婉兒問道:“怎麼回事?”
林婉兒扭過臉來看了看我,我連忙說:“還不是那隻銅壺鬧的。”
我把銅壺的事仔仔細細的給巫晴講了一遍,包括上次吳明和張傑利用這件事陷害我們的事,都一五一十的講給巫晴聽,聽說破爛侯也被帶走了,她一臉氣憤的說道:“他們太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