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封書信(1 / 3)

王府中。

一陣古琴之聲自府中的湖心亭中悠悠揚揚的傳來,曲中包含了一股幽怨與滄桑之感,那古琴的七根弦音時而輕跳,時而豪邁,時而低沉。

湖心亭四麵環水,碧波春水,迎風浮動。水中時而有幾條鯉魚躍出水麵,又撲通一聲墜入水中,正與他的琴音相得益彰,時而高昂,時而低沉。

曲罷,隻聽到湖心亭中一青年男子朗朗吟道: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這所吟之詩正是李白所著的《俠客行》。

青年男子吟罷摸了摸下巴那一小撮胡須,自又斟了一杯酒,緩緩一飲而盡,自言自語道:“功名富貴朝堂中,怎比得上逍遙自在江湖遊。”

正吟詩彈奏間,一丫鬟撐著小船過來了,人還未下船,聲音便先傳了過來:“王爺,王爺,我給你做了點心送過來啦,嘻嘻嘻”,丫鬟嘻笑著將小船兒靠在岸邊的石台邊,小心翼翼的用手提著黃色碎花裙,以免被水弄髒,輕輕一躍到岸邊,一手提著點心盒蹦蹦跳跳過來了。

那青年男子聽到丫鬟的聲音後,放下酒杯,歡心笑道:“杏兒,你怎麼知道我在這兒?不過來的正好,我正餓了呢。”

杏兒將點心放在石桌上,柔聲道:“王爺,你一個人煩悶的時候最喜歡呆的不就是這湖心亭嗎?自從你早上從皇宮回來以後,都在這湖心亭裏坐了快一天了,是又有什麼煩心事麼?

這青年男子便是這王府的主人,大唐的王爺,李如璧。

湖心亭是李如壁專門建在這府裏小湖中間的,每當他心情不好的時候便會自己劃小船呆在這湖心亭裏,彈一曲古琴,喝一壺酒,躲開世間的繁瑣之事。

看到杏兒的點心盒裏竟是些五顏六色的精致糕點,李如壁一時食指大動,拿起一塊邊吃邊說道:“我最害怕去宮裏了,每次都要被皇上教導一番,被大臣們哂笑一通,說我整日交結之人淨是不入流的江湖莽夫,絲毫沒有個王爺的樣子,我還聽說,有人私下稱為我野王爺呢。”

杏兒聽到野王爺這個詞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說道:“我隻聽你說過江湖中人稱你為俠王爺,還沒想到這朝中大臣竟還還稱你為野王爺的”

李如璧搖了搖頭,說道:“叫什麼王爺我倒不在乎,隻求皇上別讓去讓我做什麼官,管個什麼州府縣衙,那我可真的要無聊死的。”

杏兒嗔道:“人家都巴不得去當個什麼州府縣衙的官,你倒好,整天想著到江湖晃蕩,江湖真有那麼好嗎?”

李如璧一手拿著一塊五顏六色的點心,一手指著湖中的魚說:“江湖的人就像這水裏的魚兒,可以自由自在的遊,而當官就像是廟裏的和尚,念一天經,撞一天鍾。”說完又將點心送入口中,瞬覺花香充滿口腔,濃鬱但又清甜,似有多種香味混合在一起,風味無窮,揚眉誇道:“好濃的花香味。”

杏兒頗為得意的笑了起來,眉飛鳳舞,俏聲說道:“王爺,你猜猜我這酥餅是用什麼花做的?”

李如璧知杏兒這丫鬟心地單純,年齡雖然隻有十六歲,但頗善解人意,討人歡喜,又擅長各類美食,很得人歡心。他想著此時正好閑悶無事,逗逗這丫頭。

想到此處,李如璧拿著花酥餅,舉到眼前打量著說道:“你這可難到我了,我隻知道這旁邊的人是杏花兒做的,跟這花酥餅一樣的香,卻不知這花酥餅是什麼花做的了。”

杏兒聽到李如璧在拿自己比作杏花,臉頰一紅,更添幾分俏麗。撅了撅嘴說道:“人都說我們王爺是個風流王爺,依我看呢,更像個油嘴滑舌的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