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下的過往(1 / 2)

80年代的經濟還是處於發展不平衡,實際就是比較貧窮的年代。

國家大力發展工業,這也促使大量的農村年輕的勞動人口湧向城市,在這個大背景的前提下。

農村出現大批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的現象也是非常普遍的。

夏簾和她哥哥夏箜也是這萬千留守兒童中的一員,父母外出打工賺錢,但又擔心她那不懂事的“奶奶”照顧不好這兩個孩子,所以就讓她們寄宿在外婆家。

從夏簾的家到外婆的家至少需要1個半鍾的車程,那個時候交通還不是特別方便,所以父母外出打工也很少回去看望他們,過年他們也不回,大概是沒有假放吧(實際上可能是錢比較重要吧!畢竟家裏窮得連一塊豬肉都吃不起)。

夏簾年紀比較小,她5歲,對於爸爸媽媽的概念也不是很深,沒有多少情感,缺乏人類正常的眷戀母親的思維。而夏箜稍年長一點,6歲,小時候的記憶比夏簾更加深刻一點。

祖母家重男輕女,身為男孩子的夏箜比夏簾更受寵愛一點,但是4個舅舅對於這2個外甥也並不如外人所看到的那麼好。

即使從沒有親手打過他們倆,不過言語上的傷害往往比身體上的傷害來得更大。

他們會說:“你們這2個拖油瓶就隻會來這裏蹭吃蹭喝,啥都不會幹”更何況有時候,舅舅們還會吵架,大打出手。

這個時候他們總會跑到街口的貧民窟那裏避難,比沒有家的孩子更讓人覺得心酸。

那裏有很多乞丐他們頭發都是亂慥慥的,衣服也是破破爛爛的躺在地上,畢竟是小孩,眼裏沒有害怕這兩個單詞,可能是因為一無所有,所以才無懼吧!

看著那一些流浪漢,也能平靜的坐下休息,還好彼此善良,互不打擾,也相安無事的度過了那一段艱難的時光。

有好幾次夏箜自己偷偷跑回家,就是鬧著不要在外婆家住,都被外公抓回來了,外公後麵晚上都是和他一起睡。

夏簾就比較沒心沒肺,每天吃飽了就在門前的黑色實木板上躺著,小小的,如同一隻慵懶的小貓。

微微眯著眼,睡醒了就起來拿掃把輕輕地掃一下凹凸不平的地,因為不經常講話,時常被人認為她是不會講話的傻瓜。

偶爾表哥表姐們也會帶著她去街上撿垃圾換錢,有時候是一毛有時候運氣好是5毛。

每次遇到一個年紀較長的大概55歲的帶有精神疾病的婆婆,都會被表哥表姐誘哄著伸出手去問那個衣衫襤褸的老人家要錢。

幾乎她都會給個2毛或者1毛,其實老人家也是撿破爛的,據說是被家裏人拋棄,無家可歸。

每次夏簾拿到錢都無比雀躍,因為又可以去買一包或者2包辣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