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眼前曙光(1 / 3)

【言照視角】

我從呂市回來後不久,簽訂勞動合同的一行廚師師傅也在一周後以最快速度趕到了西雅圖。這次,我把Susie和西航陸餐飲大多數的希望都寄托在這一個集體上麵,期望他們能夠給這個項目帶來迸發式的生命力,人員名單也都是我和老富反複打磨商榷後確定的,可能有棱有角,但絕對有真本實力。

其中年紀最小的還有六個月才成年,身板雖然瘦小但煎炸烹調能使的力一樣不少,家中還有一弟一妹,願意到那麼遠的地方來工作就是為了給家裏賺錢。年紀最大下半年就要過六十大壽,經驗老道,家裏兒子三十好幾卻娶不起媳婦。

西航陸有充足的理由聘用他們,他們更有急迫的生計需要為我們工作。很多合作與奔走或許並沒有什麼崇高的理由,不是每個出遠門的人都有夢想的,或許手頭沒有那麼緊了就會回到原點重新考慮目的地了,但是現在內生動力是存在的。

我需要趁熱打鐵,並且在熱度褪去之前找到新的繩索把整個項目捆緊了。

第一個月,我把二十名來自中國呂市的廚師全都安排在Susie的廚房,不說顧客有多少,餐廳一下就熱鬧了起來。我叫良子給出推廣方案,以最快速度讓Susie重新以沒有固定菜單的方式營業,顧客自由點餐,廚師即興烹飪,一個月結束每位廚師需要根據自身長處推出五道主打菜,並根據這段時間適應下來的顧客需求再推出三道自身招牌菜式。

起初我很忐忑這樣一種略顯冒進的方式是否能達到我最後的目的,會不會最後變成一灘爛泥。

但是一個月後,盡管Susie仍舊因為前期投入依舊處於大額赤字階段,顧客開始湧入了,最重要的是,師傅們交出了出乎意料的答卷,餐廳終於有了自己的特色菜單,並且每一道菜品質量都得到了老富的點頭。

他是這樣說的:“我早在這鬼地方養鬆了骨頭,在大家麵前已經算是班門弄斧了。”

開始我覺得客流量不大原因還是欠了東風,計劃在抽撥更多資金用於餐廳營銷,但是計劃書還沒開始寫就已經被中陸方麵叫停。他們是重要投資人,且相關事務經驗也絕對比我充足,即使風頭已起,我和項目組成員也必須聽取意見。

中陸方麵相關負責人叫我們加快對西航陸航空餐飲的方案輸送,西航陸整體餐飲的根本問題在於體量龐大的航空餐飲,而不是冰山一角的一家餐廳,餐廳經營勢頭無法攀頂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主體的長期潰爛。

他們切中了肯綮,也在雲山霧罩中幫我指出了最明確的路徑,但是整個航空餐飲部門的整改到底不同於一家小餐廳,我原本是計劃先在Susie內部做完備的試驗,如今卻不得不加快步伐。

接到中陸通知後的那個下午我就通知項目組部分成員到Susie開會,參會人員也包括二十名一線廚師。正好上午小蓮打電話來說電路壞了看不成電視了,老富就回了一趟自己的餐館,等到良子他們趕到老富也就到了。

我和廚師們已經等在餐廳會議室,也閑聊起來,聊生活適應,講英語學習,互相之間氣氛一貫是很融洽的,我也覺得不同的集體需要不同的管理相處方式。未成年的小劉正在秀自己新學的幾句英文時候,會議室門敲響了,不是項目組,也不是老富,竟然是丹尼。

稀奇,這裏的事他從不過問的,或者說,是從來沒有時間也不會分出精力的。

他身後跟著的良子向我使眼色,盡管不知道什麼原因我還是立刻反應過來,向大家介紹這是西航陸的總裁blabla,原本融洽的氛圍立刻拘謹了起來,二十老小漢主動和大老板握手,還好丹尼並未表露其他情緒,也一一與他們打過招呼,表示今天隻是來旁聽會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