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青.樓雅聚(下)(2 / 2)

湖花美,白玉淡冠紅。吻瓣蜻蜓梳細蕊,明霞柳外染苞彤。魚躍小蓮東。

閑縱目,萍末起清風。卷葉鳴蛙連翠碧,遊人笑談滾珠同。雨後沁香籠。

鍾宇暗道:倒是一首頗為清新雅致的詞作,片刻之間能做出這麼一首的小詞已算是頗為急智。

看過了嚴嵩的作品,鍾宇又拿起穆孔暉作品來看。穆孔暉的行書,用得是鍾王體,端端正正的,雖然無奇,但是也無一絲一毫的破綻。

穆孔暉的詞作寫得是一首《浪淘沙》。

細雨惹青衫,淡淡煙嵐。一時寂寞幾人諳?欄外殘荷珠淚冷,瘦影纖纖。

往事不堪談,塞北江南。前程歧路莫須占!水榭秋風聽苦雨,點點侵簷。

穆孔暉的這首《浪淘沙》,寫得是一首見殘荷傷秋感懷的詞作。鍾宇看完之後覺得:雖然穆孔暉的這首《浪淘沙》比嚴嵩的那首《憶江南》意境稍高,但他還是喜歡嚴嵩那首詞,因為嚴嵩的那首詞讓人感覺比較清新愉悅,而穆孔暉的那首讓人太傷感了。

鍾宇最後拿起自家大舅哥的作品來看。

高昱的行書也是鍾王體楷書,不過比之穆孔暉的多了幾分圓潤飄逸,少了幾分端方蒼勁。

鍾宇見高昱的做的詞是一首《滿庭芳》,寫得頗有意境。

紅玉新妝,綠雲微卷,脈脈相向誰邊。亭亭江上,羅襪隔塵緣。

欲舉霓裳飛舞,仙裙皺,搖曳衣單。蘭汀外,碧波渺渺,銀露已初寒。

幽然,曾記得,漢皋解珮,洛水流連。問香絲縷縷,都為誰憐?一種殊途癡絕,芳心苦,綺夢如歡。西風下、盈盈回首,殘月入輕煙。

鍾宇看來,自己大舅哥的這首《滿庭芳》,無論是意境,還是遣詞,都要比嚴嵩和穆孔暉的詞作,略高一些。

鍾宇剛才看幾人詞作行書,一時出神兒,待到把三人的詞作行書全部看完了放下,這才發現三人和綺月正圍著自己作品觀看。

嚴嵩望著鍾宇讚道:“隻道文浩詩詞做得絕妙,沒想到這行書的造詣已如此之高!”嚴嵩這話倒是真的發自內心,他自認自己的行書水平不凡,可是他的行書還超不出模仿的範疇,而鍾宇這行書,完全是一種他未曾見過的字體,而且飄逸圓潤,風華自足,自成一派。作為行書高手的他,自然知道要獨創一種字體有多麼的難!

穆孔暉也道:“文浩的詞作、行書,伯潛是自愧弗如啊!”做為一省解元,穆孔暉還真沒服過誰,可是無論對鍾宇的見識,還是他的才情,都是心悅誠服。

高昱和綺月姑娘也是讚不絕口,盛讚鍾宇大才!

鍾宇不禁大大的滿足了一把虛榮心,沒想到靠剽竊,自己也能成被別人崇拜佩服的大才子,這豈不是很值得牛掰的事情!

……

四首妙詞作出,自然就輪到綺月表演了。

紅蕊和綠萼二人,一個抱出綺月的那尾古箏,一個在放置古箏的那個幾案旁的香爐中點上一塊檀香。

綺月跪坐在幾案之後,拿著鍾宇四人的詞作默記。

綺月姑娘聰慧至極,隻過了小半響兒,便把四首詞都記牢了。

綺月笑著對四人道:“奴家就獻拙了,彈唱的不好,幾位切莫見笑!”

“哪裏,哪裏,綺月姑娘琴曲絕妙,我等巴不得聆聽綺月姑娘仙音!

綺月秀手輕拂,淙淙琴音飄散傳出,與此同時,綺月檀口微啟,一曲溫婉又帶幾分哀怨的《減字木蘭花》渺渺而出。

綺月的古箏如山澗泉鳴,似環佩鈴響,空靈之聲令人憶起那山穀的幽蘭,高古之音仿佛禦風在那彩雲之際,清幽之音,嫋嫋不絕。歌喉更是婉轉空靈,如清風拂麵,四人聽到她的歌聲,不知不覺便被帶入歌中的情形中,感染力十足,。

唱完鍾宇所作的那首《減字木蘭花》,綺月又將嚴嵩三人的詞作一一唱出。

嚴嵩詞作的清新明快,穆孔暉詞作的傷秋感懷,高昱詞作的婉轉旖旎,都被綺月歌聲表達的惟妙惟肖。

琴曲佐酒,美人相伴,四人不由得舉杯痛飲,不知不覺的便已醉了……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