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恩又開始在在書院苦讀,村裏的媒婆都快把門檻給踏平了,隻是林青恩自己現在還不願意成親,讓林陳氏都拒絕了。

好在已經是秀才了,村裏人最多嘀咕兩聲眼光高什麼的。

轉眼間就是林青恩考上舉人的慶祝宴會,好像慶祝他成為秀才還是昨日。

還有馬車不停地來往於林家村,都是鎮上的富貴人家,送來的有銀錢地契宅契、還有美人。

林青恩絲毫不見慌亂的打發他們回去,隻收下了慶祝的禮金,並一一登記在冊。

慶祝活動結束,林青恩收拾收拾東西拿著夫子的推薦書信去往京城,去往京郊的求知書院求學。

林陳氏把家裏的銀子都給小兒子拿著,“我們幫不上你什麼了,隻是出門在外多注意些,銀子莫要外露,讀書不要壞了身子。”

絮絮叨叨的說了很久,林青恩都耐心的聽著。

送到村口,林青恩看著餘慧說道,“還要勞煩嫂子費心照顧爹娘。”

“放心吧,我會照顧好爹娘的。”關心的話餘慧就沒有再說,畢竟她跟小叔子隻相差兩歲,要不是小叔子幾乎都是住在書院,隻小叔子一直不成親這事,恐怕村裏早就滿是風言風語了。

對此餘慧表示很無力,隻希望小叔子趕緊考上狀元成親吧。

“叔,叔。”小安安也流著口水對著林青恩呲著小米牙笑,安安大名叫林佑安,周歲的時候定下的名字,是林青恩想了好久才定下來的,已經上了族譜了。

能上族譜也是托了林青恩的福,是因為考中了舉人並且是案首的好成績,族長就開祠堂告慰祖宗,於是順便給林佑安上了族譜。

要不然都得等到安安十歲左右才能上族譜,主要是這個年代孩子的夭折率太高了,總是怕養不活,十歲怎麼也立住了。

“安安在家也要聽話。”

跟親人長輩一一道別,林青恩對著林有田二老深鞠一躬,便轉身離開了。

這讓林陳氏不由的紅了眼眶。

林青恩走後,林家恢複了往日的平靜,餘慧每個月都會去錦繡閣一次,一次就能掙三五兩銀子,這讓她手頭寬裕不少,便讓林有田把地租給村裏人種,畢竟他們也都四十的人了,在古代已經是老人了。

奈何兩人不同意,餘慧隻好退而求其次,留下兩畝,剩下的八畝租給狗剩家,他們家人多地少,想來是願意的。

餘慧想到在京城物價肯定跟這村裏不一樣,於是每過半年就商量著給林青恩寄些書信衣服並捎帶些銀錢過去。

不提遠在京城的林青恩收到後是如何的感動,就是林有田夫婦也覺得虧欠兒媳婦太多太多了,便對她更加的好了,平日裏就是繡活都不讓做時間長,家務事更是從不沾手,這讓村裏的大姑娘小媳婦給眼紅壞了。

經常說餘慧克夫什麼的,還好林有田夫婦是明白人,並沒有被那些話蠱惑。

轉眼三年過去,餘慧手裏也存下了不少錢,主要是婆婆不願意替她收著,還是餘慧說替林青山孝敬二老,才每次收下一二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