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灼歎道:“大哥的決定我支持。”
唐龍淡定地說道:“從道教教義看,此人誌向遠大,不說將來白蓮教起事,他們注定會乘勢而起,我相信他會成就大事。誠如大哥所言,我們已不足自立,輔佐他人也不失一條明路。”
幾人既定了行事方向,便決定等張樹聲病好,就動身去追趕王幹。張樹聲心情好了,胃口大開,竟然吃了兩碗稀飯。五天以後,他終於痊愈。他把人全部召集起來,宣布了自己的決定,大家都一致同意。
張樹生看著自己的兄弟從江蘇出發時的36個人。到現在隻剩了23個。他一仰頭,把手一揮,大聲道:“我們走。”
且不說張樹聲去追趕王幹,我們先看王幹在幹什麼。那位說了又去管閑事唄,很對。王幹現在的心情也是陰轉晴,特別是又來了個活寶桂大俠,眾人說說笑笑,走了五天便到了興安府,在興安府卻一點也不安穩。
前陣子,一場罕見的冰雹雨,竟然砸垮了好多房屋。看到滿街的難民,王幹微微有些心痛。孟凡香也覺得他們可憐,便提議救濟災民。關氏兄弟和嚴鳳英也都是難民出身,更是踴躍,王幹笑道:“行,不過今天晚上得有人去借米。”
“借米?”關氏兄弟一臉的疑惑。王幹笑道:“那你拿什麼去救濟他們?給錢他們能買到米嗎?給米糧才是最實際的。”
二人恍然大悟,道:“桂大俠帶我們兄弟二人去借就行了,這一帶想必桂大俠比較熟悉吧?”
桂涵嘿嘿一笑,道:“你們兄弟倆對老哥我的底細還摸得比較清楚。不過我有五六年不在此地玩兒了,還得先打聽一下。”
王幹聽了,說道:“不忙,我們先住下,興安府有丐幫的香堂,讓他們來幫忙吧。”眾人齊聲應了。
丐幫興安府香堂的堂主姓安,叫安玉亮,是王寧在甘肅戰勝了馬幫之後才任命的,香堂勢力範圍很大。安玉亮早就接到了王天成的傳書,要想辦法留住王幹,在興安府多待幾天,他正犯愁用什麼辦法留人呢。一聽王幹要賑災,正中下懷,便詳細地向王幹他們介紹了興安府的情況。
桂涵仔細地分析一下,根據自己以前的經驗,定下了幾個地方,王幹又幫他做了個詳細的計劃,這計劃是不是一兩天能完成的?所以安玉亮又幫王幹他們在城內租了一處民房。是他們安家的祖宅,也是一座臨街的院落,很久已沒人住了,隻有一對老人在裏邊打掃而已。
王幹又問了府衙的情況,安玉亮道:“這知府大人是個混球,叫常亮。這樣的事他是不會上報上司的,今秋的賦稅一點也沒減,府庫的糧食堆成山呢。倒是有個捕頭是女的,她是為老百姓辦事的。”
“女捕頭?”王幹一愣,似乎有什麼東西在他腦海裏一閃,卻又沒有抓住。“她都做了些什麼?”
“說來也可笑。這捕頭上任沒幾個月,卻幫助知府大人,破了好幾樁大案,深得知府信任。她上個月找了幾家大戶的麻煩,抓了他們幾個人。卻又讓他們拿糧贖人,而這糧食都救濟了災民。隻是她找的那些借口都是我以前聞所未聞的,什麼私設公堂,什麼刑訊逼供了,五花八門兒的,在以前,這些事都是沒人管的。”
“哦,那倒是新鮮。”我敢隨口應著。
從第二天起,桂寒他們便開始了行動。王幹也在街上設了攤位兒收買糧食賑災,並且標出了買價,都是平價。這在當前市麵上根本就不可能買得到。
他還在兩邊的牆上貼了告示,號召那些大戶把糧食賣給他。許多的路人看了告示都不禁失笑,天下竟還有這樣的傻瓜,誰會賣米給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