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感覺讀多少書和賺多少錢沒太大關係,如果你不能用到實踐中去,你肯定是讀書讀傻了。
錄音筆不太現實,效率比較低。
如果你覺得這麼做還是很迷,建議一邊聽一邊明確老師講課的思維框架(思維導圖)我用的軟件叫xmind,不要苛求自己在課堂上做細致地理解,你做不到的。
去學習一下YJango老師的學習觀吧,那真是我的啟蒙老師。總結來說,學習就是解決一個個小問題,再把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的信息壓縮成自己能牢牢記住的信息量的過程。(一般在你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大腦會自動對信息進行處理,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網產生聯係。)
能聽懂的有兩種人,第一種是天才,第二種是提前能自己看懂書的人,你無法理解知識是因為你腦子裏沒有足夠的例子幫助你理解(生活中的例子不夠用了),這時候需要你記住關鍵詞到網上去搜索一些資料幫助理解。(也可以找自己能聽懂的網課去聽,渠道:b站,學習通app,騰訊課堂app,各大慕課網站app,學習強國-電視台-看慕課,51自學上主要是技能的課程對工作幫助較大)這時候搜索能力就很關鍵了。課程的名字不一定要對的上,比如說普通化學裏的物質結構那一章我聽不懂,在學習強國裏麵的無機與分析化學的5.1開始講得就是這部分內容(要熟悉教材才能知道老師講的版本對不對得上)。這裏推薦一下學習強國,上麵的老師講得都是比較棒的麵向大眾的。
作業一定要弄懂要自己做,做不出來去看答案,答案看不懂去相應的章節找同類的例題,結合例題把例題前麵的內容看一遍,把重點放在理解公式上(一般例題前麵一兩段的文字就是對這道例題的講解),再自己不看答案做一遍。不要傻乎乎地從第一頁開始看書,因為除了高等數學,其他科目老師都是挑重點講的。要先看最簡單的問題,再去書中找答案。
抄作業被老師發現會扣平時分,而且抄了你也不會懂。你都會做那愛抄抄無所謂,如果不會做那抄作業就是浪費時間。浪費老師時間也浪費自己時間。今日事今日畢。作業就那麼點,做完再打遊戲談戀愛不行?
和老師多溝通,保持良好的師生關係。老師也是人,也要吃飯睡覺玩手機。出來社會,要膽大心細,要臉皮厚,但臉皮厚不是叫你去裝逼刷存在感,而是讓你勇敢去爭取有利於自己的成長的機會。然後是保持清醒理智,對自己的能力和定位有個清楚的認知,才能把握好這些機會,多出去見識增加社會經驗。就算你很強,身邊的人都比你差,也不要太飄,容易招仇恨。
學的時候弄清楚什麼是知識什麼是信息。不要沒聽懂就怕學不懂,往往學不懂就是因為怕,怕的時候,有各種情緒的時候,你智商就下線了,不要失去信心。
多打球,腦子會靈光很多,三餐一定要吃,要有輸入(讀書)輸出(社交),社交很重要,不要做書呆子,我覺得語言交流是可以花一輩子去感受的東西,語言不僅是字麵意思的交流更是情緒麵的交流,人要嚐試讀懂人的情緒。
作息盡量穩定,睡好了情緒才會穩定,思維才會清晰,咱能考上大學的智商都是不差的。記住了,無論做什麼都不要過度透支自己,會把自己弄壞的。壞了就很難複原了。
考試怎麼複習,作業不會做怎麼辦。微信有一些公眾號有高校課本的習題答案關鍵字:高校,答案。百度文庫也有,關鍵字:課本名,第幾版,主編名字。
把你們學校往年的試卷做一下一般能考個7、80分還是沒問題的,大學考試沒你想象的難,但也比你想象的難。往年的試卷可能在學校打印店、學長學姐手裏有。
再說一下考試,為啥大學考試會慌,就是因為題做少了。想拿獎學金嗎?多做題,自己去找題目做。外校的也可。按高中的題目量做,你就會知道什麼叫下筆如有神。先看例題再做,找題目要找帶答案的。題目\u003d輸入,答案\u003d輸出,同類型的題連續做對三次下次再見到這種題直接略過。
插入一條比較重要的認知,出了社會,或者講現實一點。在你出生在這個世界的第一刻起,你就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人成年以後,包括你爹媽,沒有人有義務為你的人生負責,沒有人有義務教你東西,也沒有人有義務給你安排工作。除了老師和愛你的人,對你有好感的人。一切都靠你主動和自覺,除非你足夠有實力,或者足夠有魅力吸引別人。主動找你的人,要麼想搞你的錢,要麼饞你身子,要麼有求於你,警惕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偽善。實力不足,要學會自己給自己安排任務,或者自己去爭取機會。說到這裏,有點想哭,沒辦法,現實世界就是這麼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