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結束,李曜博與李曜瀚跟著李曜軒回將軍府。
李曜博說“曜瀚與三哥在東院住吧!”
李曜瀚歎口氣說“娘說,兄弟們未成親還是兄弟們,若是成親了就會顧自個兒的小家,若是咱們都長不大多好。”
李曜博挑眉說道“又說胡話,娘也說過不可一概而論,再者咱們都不長大,你想累壞娘嗎?”
“小四,咱們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就算是爹娘在這兒,咱們長大了也要出宮開府,不可能一輩子都在一起,大哥與你講的選府址並不是趕你出宮,你與曜博商議下你們兩家府邸挨著如何”李曜軒開解他。
李曜博好奇的問“二哥,今兒來赴宴的姑娘你可有心悅之人。”
李曜軒沒好氣的說“你很煩,省省心去歇著吧!”
李曜瀚朝李曜博擠擠眼,倆人行禮後去了東跨院。
翌日禦書房內,禮部尚書沙清桂是個端方嚴謹的小老頭,正朝李曜宸稟報籌備登基大典、皇後冊封大典的花費。
李曜宸聽後說“朕查閱了卷宗,太祖爺因大燕初定,登基花費隻有數萬兩銀子,太宗、高宗二位皇爺登基大典花費在百萬兩銀子,父皇提倡節儉,登基花費在三十萬兩銀子,母後的冊封大典花費更為節儉。朕的登基大典、皇後的冊封大典照父皇母後的花費便是。”
禦書房內的官員聽後齊聲應是。
工部尚書聶春暄稟報“啟稟聖上,太後娘娘提議的西郊陵園已修建完畢,聖上可要過目。”
李曜宸沉吟片刻後問“聶卿,當初太後是如何對你講要建西郊陵園。”
聶春暄答道“太後娘娘不曾講細節,隻是在禦書房遇見臣覲見時,傳下口諭要工部修建陵園,太上皇說陵園建好後由欽天監選出一處風水寶地,做為太上皇與太後娘娘的陵寢。”
李曜宸問“可建有地宮。”
“並未修建地宮,臣也是初次聽聞,這是娘娘當年畫的圖樣,請聖上禦覽”聶春暄呈上圖樣。
李曜宸看著圖樣愣怔,這小小的地洞如何能放進去屍身。
“聶卿沒弄錯,這如何放進去棺木”李曜宸皺著眉詢問。
聶春暄說“臣聽聞太後娘娘講,要把屍身燒成灰裝在小棺木盒裏,棺木盒的圖樣太後娘娘並未給臣,所以臣並不知是何樣的。”
李曜宸吩咐“福旺,宣楚王、湘王、漢王去坤寧宮,此事待朕查看太後寫的隨筆後再議,諸卿若無事稟報告退吧!”
眼見諸臣離開,李曜宸起身去坤寧宮。
他站在坤寧宮的外書房,吩咐道“三位王爺來了請他們進來。”
說完推門進去,見裏麵物品擺放整齊,走到書櫃前見裏麵擺著紅黃白各色紙本。
拉開櫃門抽出一本黃色紙本打開,見上麵寫著傳記人物譜:胡靈兒 女 年紀不祥 在南城磨坊胡同做豆腐為生。
胡大勇 男 年紀不祥 係胡靈兒之父 因公殉職,家中隻有父女二人。
趙景山 男 年紀二十七八歲 錦衣衛暗衛總旗。
“臣弟拜見聖上”門口的聲音打斷李曜宸看下去的好奇心。
李曜宸合上紙本說“進來說話。”
李曜軒進來看了一圈後問“聖上喚臣弟來坤寧宮有何吩咐。”
李曜宸把紙本放回書櫃,說“娘曾命工部聶春暄修建西郊陵園,聶春暄今兒稟報陵園已修好,可為兄見娘畫的圖樣,你們都來看看這如何安置棺木。”
三人圍過來看李曜宸手裏伸開的圖樣。
李曜瀚看著小小的地洞,脫口而出“這是娘畫的,我見娘還畫過一些小房子,娘問爹往後是用金絲楠木還是玉石。”
李曜宸一把抓著李曜瀚的手問“你在哪兒見的圖樣。”
李曜博慢吞吞的舉起手說“臣弟也見過,圖樣在娘的小書房放著。”
李曜宸愕然扭臉看向李曜博,問“你們都知,就我自個兒不知麼!”
李曜軒看過後回答“臣弟也不知此事。”
“去小書房”李曜宸率先朝正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