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古時代,九黎族部落酋長蚩尤,原為炎帝臣屬,炎帝被黃帝擊敗後,蚩尤率部落裏的八十一個兄弟舉兵與黃帝爭霸,戰鬥十分激烈,涉及風伯、雨師等天神,而風、雨、旱、霧等氣象也成了相互進攻的利器。
黃帝姬軒轅的有熊夾在神農跟九黎兩部落之間。當時這三個部落是黃河中遊至汾水之間最為強大的,於是爭霸戰開始了,姬軒轅怕兩麵受敵,所以他采取先發製人的策略,突襲神農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戰中擊敗了神農部落。姬軒轅乘勝揮軍渡過黃河,一直挺進到九黎部落的根據地涿鹿,會戰在涿鹿郊野,兩軍膠著,不分勝負。
蚩尤三頭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善於使用刀、斧、戈作戰,不吃不休,勇猛無比。黃帝不能力敵,請天神助其破之。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戰敗,被黃帝所殺,並斬其首葬之,首級化為血楓林。後黃帝尊蚩尤為“兵主”,即戰爭之神。
相傳,?在戰事達到頂峰時,蚩尤向風神雨神求援,立刻刮起倒山拔樹的狂風,降下瀑布般大雨,大地上波浪滔天,一片汪洋。姬軒轅也施展法力,召喚女神旱魃助陣。旱魃的相貌猙獰可怕,據說是僵屍變成的,眼睛生在頭頂上,秀發全是一條一條的小蛇,身上長滿白毛,所到之處,連一滴雨都不會有,往往一連大旱三年,赤地千裏,所有生物,全部幹渴而死。人們聽到她的名字都會發抖,但請她出麵對抗風神而神,卻最恰當。她一出現,風神雨神就狼狽逃走,霎時間風停雨住,大水消失,泥濘幹涸。姬軒轅乘機反攻,九黎部落大敗,蚩尤戰死,殘餘的民眾向南逃竄,據說就是苗民族的祖先。
黃帝在位期間,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數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而這些輝煌無不證明了其過人的智慧。黃帝死後,堯即位,繼續帶領人民安居樂業。
後來民間有傳聞,說黃帝之所以所向披靡智慧過人,全因為早年得遇天人教化,天人喜愛他的愛民之心,便賜予他法寶助他一臂之力,與蚩尤那一戰也是利用那法寶召喚旱魃才得以取勝,不然以他自身的法力根本無法力挽狂瀾。而後,又有皇室人聲稱,黃帝生前的豐功偉績的確有所源頭,但不知是什麼。此話一處,立刻就有人猜測說,可能是知天曉地的人,還有人說是一把曠世寶劍,還有的認為根本什麼都沒有隻是胡扯……總之,眾多紛紜,各有各的說法,這裏也就不再深究。
之後的例朝例代皇帝皆秘密派人找尋過此法寶,最後也都不了了之。民間也有術士說若得此寶,定可飛黃騰達,成仙得道,於是除了皇帝那一派,又多出了很多派別,表麵上打著保一方太平的旗號,實際上私下在秘密地做著幾代人的生意。
人類的欲望無窮無盡,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在現實的輪回中穿梭,無法逃脫,亦不能自拔。一悲一喜,一顰一笑,一切的一切,都是命運使然。殊不知,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覺間,給自己下了個套子,終究在一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正文
都說江南土更養人,這話果真不假,這一路走過來看到的無論男女都水靈的像水蜜桃似的。但是不知道這裏的土是不是怕生,我一個北方人來到這裏接連遭受了逢河沒船家、等船逢暴雨,也不知道是個人問題還是真的不歡迎我,衣冠整潔的翩翩公子幾日下來已經和叫花子沒什麼兩樣。
我父親是一舉中第的“翰林院修撰”,而後因皇帝甚是賞識便被提拔為尚書令。但在我十五歲時父親就辭官還鄉,說了厭倦了朝堂的紛擾且想念故土,但是我總覺得事情並非有表麵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