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朱厚照的這種靠著強勢兵力碾壓的方法,蘇萊曼也沒有絲毫的辦法,其實他心裏已經清楚,此戰自己已經敗了。
自己從一開始就錯了,自己終究還是低估了大明強大的實力,投入超過一百萬的大軍,這在蘇萊曼來說根本就是無法想象的,他估計傾盡全國之力也湊不出來如此多的大軍。更不要說維持如此龐大交戰部隊的後勤就能夠拖垮了整個奧斯曼。
蘇萊曼能夠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死守,即便是要放棄一塊領土,也要讓大明付出足夠的代價。
正德十九年五月,經過將近一年的航行,大明的艦隊終於到達了地中海海域。
這個時候,朱厚照早已經帶著大軍推進到了奧斯曼的都城附近了,但是蘇萊曼卻在把整個奧斯曼搜刮了一遍之後,帶著自己最後的二十多萬大軍進入了伊斯坦布爾城死守。
同時卡洛斯也帶著大軍把奧斯曼在歐洲的大軍給盡數殲滅,他更是帶著大軍親自南下伊斯坦布爾,誓要奪回這個東羅馬帝國的都城。
但是很可惜,麵對堅固的城池,卡洛斯卻遭遇了接二連三的慘敗,甚至不管是在火槍上還是火炮之上,卡洛斯的西班牙步兵都落於了下風。這也讓卡洛斯不得不停止了進攻,而采取了圍困的方法。
麵對近在咫尺的勝利以及卡洛斯的慘敗,朱厚照也無能為力,縱然他帶著剩下的六十多萬大軍到達了伊斯坦布爾的附近,但是麵對這達達尼爾以及博斯普魯斯海峽,他就是有上千萬大軍也無能為力。
沒有足夠的船隻,他根本就無法突破奧斯曼帝國海軍對於海峽的封鎖從而登陸伊斯坦布爾城外。而西班牙和王鋐的海軍麵對死守的奧斯曼帝國海軍也是無能為力。
但是現在,隨著大明另外一支艦隊的到達,情況立馬發生了轉變,這一支艦隊是大明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支艦隊了,整個艦隊有戰艦超過三百艘,其他船隻加起來近千艘,可以說朱厚照把大明所有的海軍全都派到了歐洲去。
看到浩浩蕩蕩占領了整個海麵的大明艦隊,卡洛斯完全驚呆了。不過隨後他就是大喜。
雖然奧斯曼海軍選擇了死守,但是這一次大明和西班牙的海軍卻仗著強大的實力選擇了強攻,即便是要為此付出巨大的傷亡呢。
雙方經過一天的海戰,奧斯曼帝國海軍全軍覆沒,阻礙朱厚照進軍伊斯坦布爾的最後一個屏障已經完全消失。
在雙方聯軍的龐大人海之上,在大明比奧斯曼更加強勁的火器之下,伊斯坦布爾這個東西方路上最著名的城池完全落入了大明和西班牙的聯軍手中。
蘇萊曼死了,戰爭結束了。
屬於大明和西班牙的對抗才剛剛開始,不過剛剛經曆了前所未有的大戰,雙方明顯都很克製,最後朱厚照和卡洛斯約定以各自實際占領地界為雙方的分界線,伊斯坦布爾共管,然後雙方開始陸續撤軍。
正德二十年,剛剛回國的朱厚照就頒布了震驚世界的改革令,帶著大勝而歸的朱厚照聲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而他也早就等著這一個時機了。
這個改革令被稱之外《百年大改革》,它在囊括了朱厚照以前所進行的那些改革的同時,朱厚照根據自己的記憶也加進入很多後世的東西。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因為它所囊括的範圍之廣是前所未有的,不管是政治、經濟、軍事、律法、文學、以及科技等各個方麵全都包含在了裏麵。
而這個改革之所以被稱之外百年大改革,那就是朱厚照給它設定的時間之長是前所未有的,朱厚照並沒有像在自己有生之年把所有的改革給完成了, 而是把這個時間設置在了一百年至一百五十年的時間之內。
同時朱厚照也在裏麵加入了選&舉這一個體*製,按照這個改革的規定,從正德二十五年開始,在全國鎮一級別的行政區域之內,凡是具有所屬鎮戶籍並且年齡達到合法年齡的大明子民都可以選舉自己支持的人當選所屬鎮的最高長官。
而等到三十年之後,根據改革的法令,這個普選將會被推廣到縣這一級別的行政之上。
不過再往上,就沒有了。未來大明的普選就到這裏就終結了,因為在往上的話,普選的弊端就開開始顯現了。
正德三十二年,大明和西班牙發生交戰,感到實力和大明差距越來越大的卡洛斯選擇了拚死一搏,但是卻被大明海路大軍打得落花流水。
看著不管是在海上還是在陸地之上都不斷潰敗的帝國軍隊,卡洛斯才幡然醒悟,自己悔不該聽從當初蘇萊曼的話。
不過很可惜,他後悔也已經晚了。
隨著打敗了西班牙,大明終於可以屹立在世界之巔了,而且憑借著現在大明占據世界將近一半的人口,想要把大明從這個寶座之上拉下來也絕無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