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仙遺(上)(1 / 3)

九州天下,萬眾之家,自先秦以來,就有不少關於仙的傳說,然而尋至者,無一人也。

東海之濱,一彎月形孤島上,過了沙灘,便見一擎天而立的石柱,上麵刻著秦時篆書,隻見其為:

吾尋仙百年,終不得,有負陛下之重厚矣,若有後人尋至此地,望將其傳至天下,天地無仙矣!

隻見留人所刻之字,乃秦時東渡求仙的徐福。

石柱下,站著一身穿青雲紋袍的中年。中年看完所言之辭,感歎道:“世間當真無仙嗎?”

言罷,大步朝著島內走去。

四周極其荒涼,除了雜草和斷石外,無一樹木。一路上無窮無盡的墳包,也令人瘮得慌,百步之內總有一種不祥的感覺,冷氣及死氣,將這島圍攏起來。離石柱往東去,一斷石下,出現了一石洞,洞口狹小,似有意而為之。

點了根火把入洞中,隻見洞壁刻下了徐福巡仙的全過程。可惜,最後卻隻是黃粱一夢。

在石洞的最內側,放置著一個石棺,中年右手內力聚集,大喝一聲,一掌打在那石棺上;石棺立馬化為粉末,一具幹屍出現在眼前。

“想必這就是徐福的屍骨!”中年不由得說道,仔細翻找了那屍身,竟還真讓他找出寶貝來。

那幹屍身上,有著用灰色緞子包起來的地圖和一本秘籍,名曰《天門道典》。

中年翻看幾頁,眼界大開,隻怕這江湖之中,很難找到像這樣的絕世秘籍。每一句話所含有的精理,但凡流入於江湖,都能讓那些宗師高手一舉突破到極境。這地圖更不簡單,名曰蓬萊仙圖,似乎是徐福當年尋仙的指南。

想必,這徐福能尋仙百年,靠的便是這兩樣東西吧。

中年離開石洞,來到海邊,正打算離去,怎知遠處,一艘大船朝著來。中年似乎是認識這船的來曆,不由得精神緊繃。

這船乃是東海四賊的,四人各個身懷本事,在江湖上殺出了赫赫凶名。最為可怕的是,皆是步入極境的高手。

他同樣也是極境,隻不過以一人之力對付四賊,雖說不敗,但也討不了好處。

隻聽遠處傳來:“哈哈哈哈,不知可是天音穀江穀主到此?”

中年臉色平靜,淡淡回道:“正是老夫!”

“哈哈哈,好,江穀主能尋至此地,想必也是本事非凡,隻不過我還是勸江穀主將此島上的寶貝交出,我四人自然是不會為難。”

船上也不知是這四人中的哪一個說出這些話來,似乎有些洋洋得意。

中年大笑道:“哈哈哈哈,就憑你們四賊?”

那人又回道:“江穀主還是要明白,你雖在極境多年,但我四人要是真正動起手來,隻怕江穀主也討不到好處!更何況,中原岸邊,那些江湖上的大勢力隻怕早已經等候穀主你多時!”

中年麵露難色,似乎很是不悅,但是又無可奈何,想必自己得到寶圖的事情早就被那些勢力的細作打聽到,便是想坐收漁翁之利。

雖然這樣,可天音穀可不是那種小勢力,這中原上的各派想以此殺人,隻怕還為時過早。

中年絲毫不懼的說:“那又何妨?我等尋仙多年,求的何物?還不是希望一個坐地飛升,長生不老?”

那人似乎有些怒了,便說:“看來江穀主是不想交出來了!”

中年也不願再和這些人多說什麼,拔出隨身佩劍,一劍便斬斷了那海,隻見劍氣所到之處,激起萬層浪,可見海底之色,魚蝦之影。

四賊所在的船也被這股劍氣所傷,船便破損,漸漸的流進海水,慢慢沉下。

四賊無一人不對中年的實力感到忌憚,中年在江湖上也是殺出了威名的,四賊雖然自負,但是還是明白不能和中年硬碰硬,要不然,隻怕四人雖能擊傷中年卻也要付出慘重代價,想想便覺得不劃算。

中年的絕技,在這四人眼中,可謂是如同一把插在喉嚨上的戰刀。

四賊自知這船是坐不下,便淩空而起,倒是有些仙人手段。

其實到了極境,淩空飛行,斷山斬河,都不過是一念之間。

四賊絲毫沒有對中年客氣,紛紛拿出看家本事,一個回合下來,中年都微微感覺有些吃力。四賊精明的很,不敢和中年硬碰硬,出手的時候,都是帶著點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