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北在嚇唬山河君。
他當然是不想開滅國戰的,因為不值當。
現在滅了高句麗全國,估計要殺不下五百萬高句麗的百姓。
到時候,因為戰亂導致的饑荒,破敗。
剩下三千多萬高句麗人,燕北是救還是不救?
如果要救,就要拿出不低於三千萬兩白銀來在大燕民間。
購買各種糧食和衣服,來養著這三千多萬人。
要是殺光,那拿到就是一片荒地,要依靠著鐵甲艦運輸大燕百姓過來。
大燕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一年撐死運輸三五十萬人。
至少要三十年後,才可以重啟這一片島國,讓其產生利益。
而如果打高句麗產生不了利益,燕北又為什麼要打呢!
燕北又不是大元王朝那種草原族群,隻知道破壞和劫掠,而不知道生產和建設。
所以,不滅國,反而是最好的。
因為隔海,各種限製下,燕北選擇了最優的辦法。
要是麵對大桓,燕北有足夠實力,自然是要將其誅滅的。
“你們!如此欺辱我高句麗!”
山河君悲憤地指著燕北和高天武等人,他幾乎泣血地說道:“無冤無仇,隔海相望!”
“我們原本以為是來了客人,可是沒想到啊,這來的是敲骨吸髓的魔鬼啊!”
“各種限製!”
“若是不答應,就滅國!”
他焉能讓大燕滅自己的國家。
可是這樣的條約,一旦簽訂下來,未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內。
除非是大燕王朝自己內亂,否則高句麗將永遠無法擺脫大燕的控製。
因為那個時刻的高句麗,陸軍不超過十萬,海軍不超過五千人,戰艦一百艘。
那是將登陸戰用的小艇都給算上了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軍隊隨時會被大燕擊潰!
陸軍不允許擁有火槍和火炮,也就預示著,沒有反擊之力。
商業上,大燕的商業壓製和壓榨下,高句麗本土商人根本賺不到錢。
市場上的錢財,全都會被大燕商人賺走。
未來就是,大量高句麗百姓,通過各種勞作,去賺取錢財,後將錢財消費在大燕的商品上。
到了月底,空空如也,第二個月又得去賺錢,持續往複下去!
沒有人可以進行長期投資,也沒有人可以進行規劃,會有大量貧窮!
但是過得起日子的人,就這麼被大燕奴役著,將永遠失去希望。
這是山河君作為國君,看到的未來!
騰翼看著燕北,心神震動無比,恨得咬牙切齒。
他思索著,燕北的手段,簡直是太絕了!
以往的奴隸製度,是真不拿奴隸當人,但後來伴隨著物產豐富,奴隸也逐漸好轉過來。
可還是會有奴隸主壓迫過甚,奴隸造反的事情。
未來在燕北這一套體係下,全高句麗的百姓都會變成‘奴隸’!
他們會在大燕炮製下的商業體係之下,被各種欲望和廉價商品充滿全身、
隨後,他們會竭盡全力地去工作,以夢寐以求地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這些商品,可能是鋼筆,可能是玩具,也可能是其他的。
用欲望驅使著人們去行動,去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