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夏和鄧昊的大眼瞪小眼沒有持續多久就以一位學姐的解圍而結束,這位學姐見鄧昊和鄧建夏兩個人拿著行李站在原地,都沒問就知道他們兩個肯定不認識路在這迷路了,直接把他們兩父子帶到了新生報到處。
父子倆想要感謝一下這位學姐,但一轉眼的功夫這個學姐就不見了,鄧昊尋找一番無果,隻在原地發現了一根頭繩,想到時間不早了,鄧建夏就讓鄧昊先去報到,自己在原地等待那位學姐。
鄧昊報到程序完成後走出來發現在原地等待的鄧建夏手裏的頭繩還在,知道學姐沒有回來尋找,有心想要把這根頭繩還給剛才幫忙那位學姐,但苦於人海茫茫,有心而力不足。
在原地又等待一會後鄧建夏見人還沒來尋找,知道這不是個辦法,決定先把行李放到宿舍去,這根頭繩以後讓鄧昊找機會還回去。鄧昊也知道在原地等待十分呆滯,也就答應下來。
兩父子之前雖然沒有找到新生報到處,但發現了學校的食堂,通過學校下發的新生報到手冊知道新生宿舍就在食堂的對麵,所以找到宿舍對於兩父子來說還是比較輕鬆的,沒花多少時間兩父子就找到了宿舍。
拖著行李箱走進宿舍,此時宿舍裏已經有三個舍友到了,也就是說除了鄧昊都到了。這讓鄧昊有些尷尬,走進門時差點在門檻上絆了一跤。
其他同學和家長正在熱火朝天地收拾行李,不時聊上一句,顯然已經熟絡起來了,鄧建夏和其他家長打了聲招呼,便和鄧昊一起理起行李來。
鄧昊選中的宿舍是個四人間,這個四人間的宿舍環境比較寬敞,陽光可以透過窗戶灑在牆壁上,顯得整個宿舍特別明亮,。
本來因為最後一個來,鄧昊有些尷尬,見其他舍友和家長們都聊得不錯,知道他們已經都認識了,自己最後一個來,誰也不認識,不太好意思說話,但舍友們很熱情,主動和他說起了話。
率先跟他們打招呼的是旁邊床的一個矮個子男生,他叫王立誌,來自巴蜀,是鄧昊的老鄉,為人十分熱情。見到鄧昊在他旁邊,直接主動過來幫忙,和鄧昊一起把沉重的行李箱抬進了宿舍的櫃子。王立誌的父母也是主動和鄧建夏聊起天來,頗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架勢。
在王立誌旁邊,也是一個小個子男生,看起來是本地人,戴著一副眼鏡,看上去很斯文。他的父母也在一旁幫忙,大家互相點頭微笑,表示友好。不等鄧昊開口詢問,王立誌就主動介紹道:
“這是王異寒,是安西臨潼人”
鄧昊點點頭,臉上露出笑意,伸出右手表達了自己的善意。
王異寒也笑了笑,伸出右手和鄧昊握手,兩人就算是認識了。
王異寒的鋪在王立誌對麵,鄧昊沒看見對麵的同學的家長,通過交流,鄧昊了解到他是州台人,和鄧昊現在的居住地是同一個地方,因為家裏最近比較忙,所以是一個人坐高鐵來的學校,這讓鄧建夏和其他幾位家長紛紛讚歎不已,連帶看向鄧昊幾人的目光都略帶嫌棄起來。這讓鄧昊三人大呼躺著也中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