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的濃濃夏夜中,一位黑衣少年緩緩行走在樹林之中。
黑色的夜,黑色的衛衣,配上黑色的口罩,將少年的眼神襯托得異常鋒利。如果有細心的人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少年眼神的不同—少年竟是有兩個瞳孔。
少年名叫鄧昊,是一名患有失眠症的大學新生。後天就要前往大學報到,因為即將離家,此時的他有些興奮—失眠症犯了,他在床上翻來覆去良久都無法入睡。無奈之下他隻好起身到家門外不遠處的公園內散步。
似是因為興奮,他感覺今夜的公園與往常相比好像有些不同。往常十分活躍的蚊蟲今夜都不靠近他周邊。昆蟲似乎也有些慵懶,一直不出聲。
周遭的安靜讓他本來有些躁的心慢慢靜了下來。看了看手上佩戴的夜光手表,已經淩晨兩點了。想到已經沒幾小時可以休息,鄧昊幹脆就在公園裏閑逛起來。濃濃夜色下的星光透過頭頂茂密的樹冠,將鄧昊籠罩。
與丁達爾效應下的陽光不同,濃濃的星光沒有那種溫熱感,而是多了幾分清冷。清冷的星光令鄧昊不禁縮了縮脖子,輕微提了提身上穿的薄款夏季衛衣,忍不住抬頭看向夜空。明明是大夏天的夜,卻給人一種冰涼的感覺。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鄧昊感覺天上的一顆星星好像在一閃一閃的,好像在跟自己表達些什麼?“一”“二”“一”“二”“一”……“一”“二”“一”“二”“一”……靜靜地看著那顆星星有規律的閃動,不知什麼原因,鄧昊腦子一緊,一種壓迫感油然而生,令他情不自禁地伸出雙手合十,頭朝夜空,微微做了一個稽首。
等鄧昊回過神來,他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隱隱中覺得剛才似乎做了什麼,他停在路邊,一種隱隱約約的感覺縈繞在他心頭。但他又想不明白剛才到底在幹嘛。因為他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會做那些奇怪的動作,也不明白那種奇奇怪怪的感覺是哪來的。略微思索了一番無果,他也就放寬了心態,將剛才的事拋之腦後,隻當做是一時腦抽,做了些糊塗事,不再放心上,轉而繼續朝家的方向前進。不一會鄧昊就到了家,熟練地打開房門,回到自己的臥室開始呼呼大睡——在外麵走了好一陣,鄧昊都有些困了。
鄧昊不知道的是,在他回家後,一個黑衣人從草叢裏鑽出,一直注視著鄧昊回家,確定他已經離開後才關閉了藏在草坪上的一個盒狀裝置。一閃一閃的星星瞬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覆蓋整個樹林的一大塊幕布。不緊不慢地將裝置和幕布收進一個木箱中,黑衣人拿出對講機,對著對講機沉聲道“目標確定即將覺醒,可以開始準備覺醒考驗”說罷,黑衣人身形一閃,出現在數百米開外,幾個閃爍間帶著木箱消失不見。如果沒有草坪上尚存的壓痕和樹枝上殘存的絲線,沒有人會知道這裏曾經有過一些東西。
與此同時,另一邊,月球背麵某處月坑內,一處平地突然出現一道大裂縫,一隻巨大的眼睛探出,死死盯著某處空間,空間內緩緩震動,繼而顯露出一幅畫麵,如果鄧昊在這就會驚訝的發現,空間內的畫麵正是自己對著頭頂的星星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