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就大結局了?(1 / 3)

深邃的星空,靜謐且蒼涼。

當然,這是站在人類的可觀測角度來說的。然而事實上,年輕的恒星在茫茫的分子雲中誕生,耀眼的超新星在衰老的恒星裏爆發,黑洞的塌縮,紅矮星的膨脹,中子星以特殊的頻率詠唱著詩歌,還有無拘無束的彗星在星體間肆意地穿行。同樣的事情在宇宙的每個角落都在發生,被稱之為宇宙奇觀的景象其實再也尋常不過,如何評價,隻取決於你所處的角度。

人類是孤獨的嗎?為了滿足好奇心並得到某個答案,1972年,先驅者10號攜帶著一塊承載著地球位置信息的鍍金鋁板飛向深空。在這塊鍍金鋁板上,記錄了14顆銀河係中子星的位置,地球的坐標就刻在其中——而獲取這個坐標隻需要一次簡單的三角定位。1974年,阿雷西博天文台向距離地球25000光年的球狀星團M13發送了一道無線電波,以二維碼的形式記錄了太陽係的信息,以及人類的DNA編碼,並順便向外星智慧生命帶去了地球人民的誠摯問候。

漫長的時光匆匆而過,此時此刻,宇宙某個位置的虛空中突然湧現出大量的黑暗粒子,如同清水中滴入一團墨汁,彌漫四散,眨眼之間便充斥了大片的星係際空間。其中一股黑暗粒子如同一根攪動著旋渦的黑色觸手,依據某種指引,開始向銀河係內部滲透。

聲音是無法在真空中傳播的。可如果有某種方法可以測量聲音的話,那麼這些黑暗粒子團就正在發出某種高頻率的嘶嘶聲,就像電視裏沒有節目時的白點噪音。

隨著黑暗粒子逐漸接近,恒星的光芒被遮蔽,地球上正處在黑夜裏的人們如果仰望星空,就會發現天上的星辰正在反常的忽明忽暗,閃爍不定。而身處白天的人們抬起頭就會發現,太陽正在翻滾的黑霧中無助地掙紮,猶如夜晚陳舊的鎢絲燈泡,隨時都有熄滅的可能。

好在這種現象隻持續了很短的時間,因為黑暗粒子的目標顯然不是這顆再也尋常不過的小型恒星。

對人類問候的回應,可能是同樣誠摯的一聲“雷猴”,但也可能是迎麵飛來的一塊板兒磚。

首京時間15點55分。

藍星,華國,山北市博物館。

潔白的牆邊,擺放著一個半人高的儲物櫃,上麵的唱片機裏正在播放著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爵士樂,渾厚的長號、輕靈的鋼琴與沙啞的男低音在整個房間中流淌。

I see skies of blue,

and clouds of white.

The bright blessed days, dark sacred nights.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仔細看過去,這是台老式唱片機,裸機沒有外殼,上麵布滿了電路、電容和晶體管,旁邊同樣風格的功放和喇叭連接在一起,看得出這是一套個人DIY的hifi設備。

這時,房門推開,一個帶著眼鏡的微胖中年男人,邊問邊向裏張望:“小趙,需要清洗的那些五星堆文物完工了沒有?明天就要上展了,可得抓緊時間呐!”

這個工作間的正中,擺放著一個工作台,在堆滿了各種器材和雜物的中間冒出了一個腦袋,“哦,劉館長啊,快忙完了,還有最後一件。”這個腦袋屬於一個介於青年和中年之間的男人。說他是青年,可一頭蓬亂的短發和唏噓的胡茬拉高了年齡,可說他是中年,小麥色的健康皮膚和擁有立體五官的臉龐卻不帶一絲皺紋。嗯,有點像《無間道》裏的梁朝偉,再換上一雙阪田銀時的死魚眼。

趙小光,男,29歲,於山北市博物館就職,工齡5年,負責文物的修複和清洗,偶爾外派參與考古發掘。但是,這和本故事似乎並沒有什麼卵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