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投箸:丟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無所適從。
(4)塞:堵塞。太行:太行(hang)山,在現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處。
(5)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這兩句暗用典故:薑太公薑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過,後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呂尚和伊尹都曾輔佐帝王建立不朽功業,詩人借此表明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忽複:忽然又。
(6)多歧[2]路,今安在:岔道這麼多,如今身在何處?歧:一作“岐”,岔路。安:哪裏。
(7)長風破浪:比喻實現政治理想。據《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誌向,他說:“願乘長風破萬裏浪。”會:當。雲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裏航行,因天水相連,船帆好像出沒在雲霧之中。濟:渡過。
行路難原文翻譯:
金杯裏裝的名酒,每鬥要價十千; 玉盤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費值萬錢。胸中鬱悶嗬,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劍環顧四周,我心裏委實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
象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世上行路嗬多麼艱難,多麼艱難; 眼前歧路這麼多,我該向北向南?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裏浪; 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行路難創作背景:
這三首詩聯係緊密,不可分割。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個積極入仕的人,才高誌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傑出人物一樣幹一番大事業。可是入京後,他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後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唐宋詩醇》以為《行路難》三首皆公元744年(天寶三載)離開長安時所作,詹鍈《李白詩文係年》、裴斐《太白樂府舉隅》從之。
行路難主旨:
詩以“行路難”比喻世道險阻,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時,產生的不可抑製的激憤情緒;但他並未因此而放棄遠大的政治理想,仍盼著總有一天會施展自己的抱負,表現了他對人生前途樂觀豪邁的氣概,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的情調。
譯文
金杯裏裝的名酒,每鬥要價十千;
玉盤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費萬錢。
胸中鬱悶嗬,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劍環顧四周,我心裏委實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
象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
世上行路嗬多麼艱難,多麼艱難;
眼前歧路這麼多,我該向北向南?
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裏浪;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幹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率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忺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