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處府邸高大,雕梁畫柱,大門上掛著牌匾,牌匾上赫然是“趙府”兩個大字,趙府門前兩頭石獅雄立。
兩名下人站在門口,下人見老爺回來,趕緊上前侍候,趙元舉到了趙府便翻身下馬,將馬交於下人,自己迎了徐遠張老道兩人進了府。
進了院,徐遠瞧見院內蒼鬆翠柳,青竹環抱,中間珍石鋪路,趙元舉見狀笑道“小道長我這院落裝配的好吧!”
徐遠道“不錯啊,趙老爺,你這院落清新典雅,的確適人修養”。
趙元舉聞言更是開懷大笑,又跟張老道介紹府內一些稀罕事物,很快徐遠張老道兩人被邀請到大堂。
張老道坐在案首,徐遠坐在下方,此時一名端莊美婦端著茶幾走了進來,先給幾人沏茶後。
趙元舉在對麵很快介紹道“這是我的夫人”。
趙夫人很快適意向張老道徐遠兩人互相問候,又道“夫人,這就這是我跟您說的恩人張道長,三十年前在我最挫敗最蹉跎的時候,遇到了張道長,張道長不但幫我報血海深仇,而且還給我本武功秘籍,讓我這幾十年在江湖上也是混出了一片天地”。
趙夫人也是感激道“張道長對舍內夫君如此大恩大德,實在無以為報,今日能遇道長實在是天大緣分,舍內備了些許薄禮,還擺下了一桌宴席,請道長二人賞光”。
話落,門外便有丫鬟下人端著金銀財寶上前。
張老道一臉淡然,似乎對這金白之物毫無興趣,擺手道“夫人,你這倒是客套了,吾當初幫小元子,不過是順便為之,不圖這些。”
趙元舉一聽就緊張了,激動道“道長您不收這些,我實在心中有愧啊,這些年,我一直想找機會報答您,但卻毫無您的消息,便也罷了,這次您來,一定得收下啊”。
張老道還是擺道“還是免了吧,不過我師徒二人來此,隻想找一處安靜的地方,休息罷了”。
趙元舉恍然大悟,拍了拍腦袋,說道“哎喲,瞧我這眼力見,小翠,趕緊去把最大環境最好的西廂院騰好,好給道長兩人休息”。
旁邊站立的丫鬟小翠連忙出門收拾去了。
很快門外就又來一排丫鬟下人,端來好酒好肉,山珍海味,擺了一大桌。
趙元舉夫婦倆,請張老道上座,徐遠也是坐在一旁,幾個人又是吃飽喝足寒暄了好一陣。
傍晚,趙元舉親自將兩人送至西院。
兩人各自一個房間,徐遠跟隨下人來到自己房間,便躺在床上睡下。
第二天徐遠便如往常一早就睡醒,從黃花梨木床上起來,看周圍木架屏風擺設自然典雅,使人心曠神怡。
出門到了院內,便看見張老道坐臥在一大石上冥神盤息,立即上去拜見。
張老道點了點頭,抬手拿出幾顆丹藥,給了徐遠,說道“這是辟穀丹,遠兒你吃一顆可七天不用進食,我給小元子打了招呼的,這裏不會有其他人打擾,你先下去練劍吧。”
徐遠拜過後,便走到一假山旁練劍,揮手刺,砍,撩,劈,劍法變幻無窮,常人難以看清捉摸不透。
徐遠練的是“淩夊劍法”,是張老道所給,聽說此劍法是元嬰大修士所創,是那位元嬰大修士年少未入仙路時所習的劍法,隨著實力不斷變強,那位元嬰大修士也沒有放棄這劍法,而是以自身所聞所學加以改良,後來這劍法在修真界也是頗有名氣。
就這樣徐遠練了幾日後,突然張老道喚了徐遠來到大院內。
張老道拍了拍儲物袋,麵前便出了一帶著古樸氣息的丹爐,隻見丹爐外刻著丹獸,仙草等圖案,一條條紋路由爐柄順至爐底,顯得神異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