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夜探終南(1 / 3)

終南山位於陝西省,其山脈起於昆侖,尾部與嵩嶽相連。在白天,這裏山峰疊嶂,景色優美。

相傳楚康王時期,函穀關關令的尹喜是個天文星相學家,他在終南山結草為樓,每日登樓觀星望氣。

一日,他忽見東方紫氣氤氳,預見必有聖人經過此關,於是守候在關中。不久後,一位老者須白如雪,身披五彩雲衣,道骨仙風,騎著青牛而至。尹喜把老者請至樓中,行弟子禮,請其講經著書。

老者在樓南高崗上為尹喜講述《道德經》五千言,此事便是成語紫氣東來的典故。

而尹喜便是後來道家隱仙派的開派祖師,也就是王阿月師父隱仙派的祖師。

王阿月,初入道門的小仙童一枚,小的時候眼睛能看見非人的東西,也就是民間傳說的陰陽眼,長大後能力慢慢消失,她長相清秀,舉手投足間像極了江南的溫婉女子,穿著一身短打青色道袍,腳踩雲鞋,最喜歡的事情莫過於跟著師父四處遊曆。

昨日,王自然將她和師兄餘簡喚至跟前,道:“陝西渭河有個善信請我們去看陰宅風水,為師正好想帶你們出去遊曆遊曆,你和餘簡問一下住觀的何仙長,要不要一起,收拾行李,我們下午就走。”

王自然,也就是王阿月的師父,道家淨明和隱仙派傳人,酷愛穿著黑色道袍。

餘簡,剛上山時王阿月還以為她是假小子,留著短頭發,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聲音穩重,比王阿月早拜入師門幾個月。

這裏得說一句,在道家裏不論男女都稱呼師兄師弟。

兩人又去問了住觀的何仙長,何仙長也答應了,於是三人開始收拾行李,準備這次的雲遊。

第二日,幾人各自攜帶一些必需品,包裹裏的法器也一應俱全。

他們鎖好門,一切收拾妥當,開著車就上路了。

去陝西渭河,要經過終南山,終南山離武當山並不遙遠,幾人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半天時間便已抵達。

然而,當他們抵達時,已經是下午五點,終南山因近幾日泥石流封山,清理路障,禁止車輛進入。

回去後麵的小鎮也要一個多小時,幾人商量了一下,除了王阿月都不願意在車上過夜。

他們決定上山找農戶借宿,實在不濟,找個破廟遮風擋雨也可。

“還是回去好一點吧,這山上黑漆漆的,看著不像是有人家。”王阿月皺著眉頭,感覺很不好。

“師兄啊,我突然得了不能登山的病。”王阿月望著黑黝黝的山峰,抱著胳膊瑟瑟發抖,躲在車內死活不願下車。

“行啊,那你一個人留下來看車子,到時候阿飄來了,我們可不管。”餘簡哭笑不得。

“啊,我突然又好了。”王阿月拿起手電筒,迅速跳下車。

白天觀察此山怪石嶙峋,山峰高聳,山體呈環抱之勢,形成一個自然的深穀。

此時已夜深人靜,約莫十一點左右,霧氣突然自穀中開始蒸騰,天空的月亮慢慢隱入淡黑色的雲層,四周寂靜無聲。

這時,王自然臉色嚴肅地說道:“都把掐五雷訣先掐好了,跟著我念,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

五雷訣:把大拇指扣在無名指根部,其餘四指彎曲,稍稍用力,這叫五雷訣,這出自葛洪祖師著作《抱樸子》,可以阻擋各種邪氣入體。

王阿月早早把五雷訣掐好了,念完問師父:“師父,這個咒語是什麼意思啊?”

王自然清了下嗓子,道:“這是我們道家的九字真言、六甲秘祝,進山防身必備。”

夜晚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幾個人沿著亂石鋪就的羊腸小路走上去,本該是充滿生機的夏夜,深山中應該有蛐蛐和夜貓子的叫聲,此處卻一絲聲音也沒有。

幾人深一腳淺一腳的不知走了多久,濃霧使他們的視野變得越來越窄,隻有幾米遠,王阿月突然覺察到腳下的觸感變得不同,她把手電筒朝腳底下照去,原本墊腳的石塊路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一座座的小土堆,王阿月驚叫了一聲。

餘簡也語氣慌亂,伸手指著腳底:“師父!你看!”

王阿月瞪大了眼睛,腳底密集的土堆相隔不過十幾厘米。在每個土堆前,有的豎立著殘缺不全的長木頭,形態歪斜,有的還插著引魂幡,白色長條在無風的情況下自行飄動。更有的土堆前豎立著一塊烏黑的石碑,上麵貼著一張小孩雙眼無神的照片,地上還殘留著未燒完的黃色元寶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