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淪陷(一)(1 / 1)

“當暴力在某一處降臨,無論是施暴者或是旁觀者,無一例外,都是這場血腥背後的凶手。”

——題記

篇 一

在我一貫的認知裏,bao力是血腥的代名詞,是鮮血的象征。而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便是網絡bao力和校園bao力。相較於後者,前者似乎是那麼的不引人注目,可它的影響卻又是那麼的觸目驚心。

網絡背後,是人是鬼都分不清。如果說,網絡是一盤棋,那麼一定是圍棋——包圍圈。那麼多的黑子將一枚白棋包圍,白棋的結局自然是被吞噬了,這便是當代網絡的現狀。他們身在局中,“盡忠職守”地扮演著一個名為施bao者的角色,他們一邊在網絡上呼籲我們要禁止暴力,一邊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暴力,口是心非。他們舉著那莫須有的證據,隨意的去抨擊他們口中的罪人惡人;拿著那所謂的事實,肆意的宣泄著他們的惡意。可是,他們口中這所謂的罪人,不過隻是他們發泄對現實不滿的替罪羊罷了,多嘲諷。對比,我看到過一句很形象的話:“他們舉起了鍵盤,以為自己是至高無上的神,任意的去評判著其他人的是與非。”原來的網絡還算得上是幹淨,被人們用來娛樂記錄生活日常,可隨著如今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思想行為卻在不斷退後,“中國網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貶義詞。現如今每個視頻娛樂的下方,都會出現那些不協調的罵聲,隔著屏幕,遠遠望去,都遮不住的腐朽。這是一場無聲的屠殺,可是在他的背後,卻有人用鮮血證明了這場暴力的存在,這裏我想問一個問題,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是死在了網絡的輿論作用下呢。可是那麼多鮮活的例子,都激不起他們那顆悔改的心,這麼多的例子換來的不是一句“我錯了”而是一句又一句的嘲諷“他死了和我有什麼關係,我隻是發表一下我的觀點,這人可真矯情啊”多可笑啊,他們仍是群魔亂舞的在網絡上上演著這場狂歡。

如果說,我沒有在網絡上發表任何的惡意言語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隻針對那些為了熱度沒有底線的人。在這個短視頻爆火的時代裏,有的人為了成名真的是無所不至:引戰,侮辱逝者,造謠……能幹的它都幹了。簡單來說,你們大多說的是未被證實的謠言,而我說的是事實,當然不是那些莫須有的事實,而且我不會將自己的不滿轉化為惡意發泄到其他人的身上,更不會去不了解事情的本身而去隨波逐流。善惡終有報,萬一下一次命運的輪盤轉到了你的身上呢。

篇 二

而後,便是校園bao力,有人說,學校是為了給祖國培養人才的地方,如今卻像是變了質的牛奶,暴力事件無時無刻不在上演。這裏,我想以自身為一個施bao者的角色,來一場敘述:

“我也不想的,可是……如果我不強大的話,躺在地上的那個人就會是我!為什麼我要去欺淩別人?因為我必須這麼幹,因為快感,你知道被人發的鼻青臉腫的感覺嗎,你享受過那種肆虐的快感嗎?不,你什麼都不懂,在這個時代裏,在那些個不被人重視的角落裏,關係……比人命強大!如果我不加入他們,現在被打的那個人,就會是我!人人畏懼死亡,但他們畏懼的其實隻是未知,死亡本身並不可怕,甚至是有快感的(原句選自於默讀)。其實qi淩也是這樣的,我的存在感太低了,所以他們才會毫不在意,才會不把我當個人看,像個畜生一樣,呼來喚去,可笑的是,我太懦弱了我竟不敢反抗。我知道,我必須強大起來,才能逃脫他們,逃脫這一切!最後,我成功了,我的確強大起來了,可是……我成為了和他們一樣的人。在第一次施暴bao過後,我發現我所得到的成就和快感與那些微小的懲罰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於是我愈加瘋狂,我變得比以前那些欺負過我的人還要強大,他們已經注意到我了,他們都害怕我,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對我呼來喚去的了。原來……弱肉強食在哪裏都是行得通的,我的存在似乎有了意義,於是,慢慢的,我陷入了這個深淵,無法自拔……”

上述,是我假想自己是個施bao者的想法。我覺得一切的問題好像已經有了答案:是他們為了滿足虛榮心,得到了qi淩的快感;是他們曾經也是被qi淩者,為了融入那個混亂的圈子,變成了施bao者;是他們的存在感太低,為了尋求關注……可是qi淩的理由有那麼的多,有一點是最重要的:始作俑者未得到應有的教育,導致他心理的扭曲,旁觀者的無人阻止,都是一直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最終愈演愈烈

“沒有人能救我,他們冷眼相待,漠視看戲,我也不想以暴製暴的,可是,那是最有用的辦法……”

——《暴力論》

“我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人雲亦雲好像成了它的常態,真相明明就在不遠處的前方,他們卻不願意去打開看看,反而去相信那些未經考實的謠言,自顧自的將自己的惡意轉換到別人身上去,人人都帶著一副有色眼睛,拿著他們所謂的對和錯去評判著別人的形式標準,人心,冷漠的可以掉出冰渣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