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次平亂之戰也並非一帆風順。
老將軍被設計掛帥出征,正與北邊蠻人奮勇殺敵時,皇宮出現了宮變。
太子和太子妃被暗殺,老皇帝急火攻心一病不起,皇後整日以淚洗麵,不堪大任。
二皇子趁機執掌大權,發號施令,百官惶恐,卻不得不聽令於二皇子姬清越。
而遠在北關奮勇殺敵的老將軍得知此事時痛心疾首,心係老皇帝的安危,也痛恨殺害太子殿下的歹人!
身陷戰亂之中,分身乏術,不能回京護駕。
而二皇子此舉擺明就是發動宮變的罪魁禍首,卻沒人能奈何的了他。
老將軍作為皇帝的心腹,自然知道二皇子的狼子野心和行事毒辣。
沒想到,二皇子竟然趁戰亂之時竟然殺害太子,此等瘋魔之人,怎麼能勝任一國之君。
後麵的事一目了然,老將軍平息戰亂準備班師回朝時,二皇子卻在老將軍的軍隊中安插死侍。
由於老將軍急於回京赴任擔心皇帝安危,並未來得及整塑軍隊,卻因此著了二皇子的奸計。
死侍混進了宮中,在老將軍剛進入皇宮時發動軍變。
徹底給老將軍安了一個謀反的罪名!
因為老將軍世代都是忠君愛國的護國大將,根本沒有人相信他會謀反。
老皇帝大病後就頒布了密令,保將軍府平安,任何人不得用任何理由殺害將軍府的任何人。
因二皇子不想背負謀逆造反罪名,也隻能先將老將軍關押在大牢裏等老皇帝仙逝後才作定奪。
而將軍府因此也被奪去了兵權,二皇子雖然昭告天下老將軍謀反,收回兵權以儆效尤。
但是東西南北的鎮國將軍卻以老將軍肝腦塗地,因此除了老將軍的兵符,誰都調動不了軍隊。
二皇子深知此事,奈何老將軍將兵符早早的就托付給了別人,這人就是顧武。
聽到這,顧竹心不得不佩服這外公的智慧。
如果將兵符給自己的嫡子沈卓軍,突發事端後,二皇子必然對整個將軍府出手,作為將軍府嫡子,一定會被扣押下來審問或者以子要挾老將軍交出兵符,或者以家人要挾沈卓軍。
二皇子可能怎麼都沒想到,兵符竟然在顧武這裏。
試問誰會將如此重要的東西放在女婿身上。
雖然顧武威名在外,但是京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顧武是個怕老婆的。
隻要沈氏說東,顧武絕對不會往西,因此不免被京中的人笑話北關閻王爺竟然是個耙耳朵。
也正是因為這樣,二皇子才沒有對顧武起疑,甚至也看不起顧武把女人看的如此重要,百依百順,對這樣的男人嗤之以鼻。
因此,整個將軍府都被扣押監視了起來,而顧武身為鎮北將軍,也被留在了北關,沒有詔令不得返京。
顧武讓人從京中將沈氏秘密接到北關,但夫妻二人害怕突發變故,便將事情的嚴重性告知了何氏,也就是顧竹心的奶奶。
後來就拿了一筆銀子將祖孫二人送回到了何氏的娘家。
期間顧武和沈氏也好幾次去看過何氏和顧竹心,因為年齡還小,所以也記不清這些了。
至於現在為什麼突然冒險回來,也是前不久有探子打探到太子和太子妃當年被暗殺後,府裏大亂,並沒有找到太子的兒子,也就是當朝唯一的皇太孫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