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林被圍十萬火急的緊要關頭,欽差大臣賽尚阿一直駐在距離桂林一百多裏外的陽朔,對外聲稱是防堵長毛回竄大瑤山。接到興安縣丟失的警報,賽尚阿確信天軍往北走了,於是腆著臉宣告,陽朔的防堵業已完成,帶著一群文武官員匆匆趕往省城。
在桂林堅守了三十二天的鄒鳴鶴,儼然成了“大英雄”,在天軍退去以後,仍然保持著高度戒嚴,把桂林所有城門都關得死死的,就連欽差大臣來了,也不給麵子。
賽尚阿的隨從在城底下喊了半天,鄒鳴鶴就是不開城門。萬般無奈,賽尚阿隻好放下尊嚴,膽顫心驚地從雲梯爬上城頭。他知道鄒鳴鶴是在跟他賭氣,但是明麵上卻挑不出鄒鳴鶴的毛病來,隻得在密折裏狠狠參了鄒鳴鶴一本,順帶把在一旁看熱鬧的向榮也帶上。
奕詝拿向榮沒辦法,收拾鄒鳴鶴卻輕而易舉,不久便下旨把守城有功的鄒鳴鶴革職了,由藩司勞崇光接替他的巡撫一職。
全州署理知州曹燮培,聽說天軍殺奔全州來了,嚇得趕緊全城戒嚴。全州一無兵二無勇,恰好從湖南來了個都司武昌顯,帶著四百個楚兵從全州路過。他們本來是奉命趕往桂林去增援的,走到這裏,聽說桂林已經解圍了,正打算退回湖南。
曹燮培請求他留在全州幫忙,好說歹說,並許諾重謝,武昌顯才勉強答應下來。曹燮培又臨時招募了三百來個壯丁,日夜訓練備戰。
全州地處湘桂邊境,位於湘、羅、灌三水北岸,東連湖南道州、永明,北接湖南永州(治在今零陵區)、新寧。州城共有五個城門,城圍五裏,城牆高兩丈半,寬一丈有餘,共有九百個垛口,十八個炮台。規模雖然不及省城,但是比永安大得多。
楊秀清的進軍目標是湖南,為了能快點到達,他並不打算節外生枝進攻全州,所以天軍前鋒到達全州的時候,直接從城外西北郊的柳山下繞過去,繼續往北走了。
守在城頭上的清軍,看見城下天軍源源不斷地走過來,嚇得心驚膽顫,粟栗自危。大約過了一個時辰,前隊走完了,後隊又走過來。後隊當中有一乘鮮亮的黃轎,在眾人簇擁下繞過山麓。
城上有一夥炮兵看得真切,料想坐在轎子裏的人必定是長毛大頭目,立功心切,不等長官下令,擅自對著轎子發了一炮。“咚”的一聲巨響,竟然一炮命中,把轎子掀翻了。
轎子裏坐的不是別人,正是太平天國最受人敬仰的南王馮雲山。這一炮,把馮雲山打成了重傷,一下子捅了馬蜂窩。洪秀全聞報大怒,咬牙切齒地朝楊秀清吼道:“踏平全州,為山胞報仇!”
聽說南王被打傷了,天軍將士無不義憤填膺,馬上回師把全州團團包圍起來。第二天,他們分別在西門外的盤石腳、飛鸞橋等製高點,在東門外和南門外的船上,還有北門外等多處架設大炮,晝夜朝城裏轟擊。
密集的炮擊過後,天軍突擊隊進薄城根,開始冒險攀登。城上守軍朝城下投擲鬆香點燃的糠餅,潑灑滾燙的桐油粥,加上槍炮齊施,對突擊隊造成較大傷亡,連續強攻幾天都沒有進展。楊秀清又把秦日綱找來,讓他帶領礦工挖地道。
最先從桂林趕到全州的清軍,是劉長清的川軍和餘萬清的楚軍。但是山下臨河的道路全被天軍封鎖了,他們無法進城,也無法和城裏聯絡,隻得遠遠在城外安營。
曹燮培在城樓上看到有援軍來了,心中一喜,咬破手指寫下一份血書,派死士縋城送到劉長清和餘萬清大營。他在信中獻上一條計策:請將軍派兵從城北殺入,到時候城內守軍從北門殺出接應,內外夾攻,即使不能剿滅長毛,也可將其打退,保住北門一條通道,保全城裏的生命。
哪知道劉長清和餘萬清看了他的信,都覺得這條計太冒險,竟置之不理。曹燮培幹等了好幾天,見城外音信全無,知道全州已經陷入絕境了。他橫下一條心,下令打開北門,讓城中百姓自由逃生。